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3、成本导向策略,即企业制定的薪酬水平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成本预算决定,以尽可能地节约企业成本为目的,不大考虑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
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结合勘察设计单位的特点,我们建议在薪酬总体定位上,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采用市场领先策略,一般职能人员和一般生产人员采用市场跟随策略,而一些简单操作类的岗位,就完全改变原先事业单位的用工模式,采取成本导向策略。一方面,适当提高总体薪酬水平,缩小与同地区标杆企业的差距,强调与市场的接轨;另一方面对核心管理骨干和技术骨干加大激励力度,以保障近两年公司的发展势头,为进一步引进高端人才创造条件。
在明确薪酬总体定位的基础上,着手建立薪酬分配的标准体系。与其他勘察设计单位类似,需要重点解决一线生产员工和管理辅助人员之间相互比较的问题。这里,我们提出了对员工进行人员分类,针对不同人员采取不同薪酬模式的概念,以树立面向结果的分配观念,减少内部的攀比。
具体来说,根据总体薪酬与企业效益挂钩程度的不同,可以将薪酬结构模型分为三类:
1、高弹性薪酬模型,即薪酬水平与企业效益高度挂钩,浮动部分薪酬所占比例较高。该种薪酬模型具有很强的激励性,员工能获得多少薪酬主要依赖于工作绩效的好坏。
2、高稳定薪酬模型,即薪酬水平与企业不紧密效益挂钩,浮动部分薪酬所占比例较低。这种薪酬模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员工的收入非常稳定。
3、调和型薪酬模型,即薪酬水平与企业效益挂钩的程度视岗位职责的变化而变化,这种薪酬模型有激励性又有稳定性。
一般来讲,在薪酬模式选择方面,高弹性薪酬模型可适用于高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调和型薪酬模型适用于中层管理骨干,其他人员则适用于高稳定性薪酬模型。对与高级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而言,增加了薪酬空间,强调了与工作绩效的挂钩,也加大了激励力度;对中层管理骨干而言,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方式,在激励和保障之间进行平衡;对其他人员而言,强调了薪酬的稳定性,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
在近期对该企业回访中我们了解到,公司薪酬体系的调整工作已经实施了一年多,员工普遍对结果比较满意和支持,客户对我们的工作相当认可,特别是对我们提出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薪酬策略的方案进行了充分肯定,说策略的正确选择,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薪酬问题。
- 上一篇:薪酬激励性效果的好坏的三大因素
《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相关文章
- 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 › 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员工满意度与薪酬三大模式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