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8997次
概要:2.家庭消费的两种划分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按家庭消费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可以反映家庭消费是否全面,是横向的;而按照家庭消费的目的来划分,则反映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纵向的。3.生存资料消费不包括精神消费——“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4.具体的消费行为从消费内容角度看还是可以清晰分类的,但从消费目的来看,不能过于机械,主要是明晰家庭消费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5.“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6.分析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时必须要注意前提,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和“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等。7.当然,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还有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等。8.家庭消费的发展既可以表现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表现为消费结构的升级。(恩格尔系数)9.家庭消费的地位和作用:①地位:一方面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又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②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http://www.77xue.com
2.家庭消费的两种划分方法是相互联系的:按家庭消费的内容来划分,主要可以反映家庭消费是否全面,是横向的;而按照家庭消费的目的来划分,则反映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是纵向的。
3.生存资料消费不包括精神消费——“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
4.具体的消费行为从消费内容角度看还是可以清晰分类的,但从消费目的来看,不能过于机械,主要是明晰家庭消费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
5.“消费水平从根本上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
6.分析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时必须要注意前提,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居民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和“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等。
7.当然,影响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还有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等等。
8.家庭消费的发展既可以表现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可以表现为消费结构的升级。(恩格尔系数)
9.家庭消费的地位和作用:①地位:一方面是个人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又是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大事。②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10.消费的反作用有两个方面,促进作用和阻碍作用。只有消费同生产相适应时才能促进生产的发展,既要反对消费滞后,又要反对超前消费。
1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②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要协调发展。③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倡科学消费。④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⑤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⑥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2.国家有责任对生活消费进行指导和调控。
①.家庭生活消费属于个人消费行为,个人有权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和服务,也有权决定以何种方式进行消费。社会不应限制个人的正当消费,更不应该干涉个人的正当消费。但是,家庭生活消费并非与社会无关。健康、合理、文明的家庭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因此,不应片面强调个人消费的自主权,而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合理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能促进生产的发展。③.我国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国家有责任对生活消费进行指导和调控。
13.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14.关于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的区别
由于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在消费支出上都具有超越现阶段支付能力的特点,因而,许多人以为,信用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其实,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是根本不同的。
(1)消费动机不同:信用消费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满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超前消费则把追求享乐、满足虚荣作为消费的唯一理念。
(2)消费内容不同:信用消费购买的消费品是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而超前消费所购买的往往是与生存发展需要关系不大紧密的高档品、奢侈品。
(3)消费原则不同:信用消费讲求实际和量入为出,讲究消费的可行性,既着眼于当前,又照顾未来,做到了二者的和谐统一;而超前消费则脱离客观实际,只顾眼前,不管今后,割裂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联系。
(4)消费后果不同:信用消费可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可以减轻企业负担与压力,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改善,切实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困难,保证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有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超前消费则由于追求一步到位,严重脱离实际,必然助长奢侈、浪费、攀比之风,败坏社会风气,使人们丢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经济上还会造成虚假社会需求,妨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信用消费与超前消费的界限是非常明显的,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从客观实际出发,是否为生活所必需,是否量人为出,是否符合个人、家庭、社会当前的和长远的利益。
15.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Tag:高三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相关文章
- 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 › 2017学年江苏牛津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学年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中考数学复习题型总结
- › 2017年春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 › 2017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下牛津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 › 2017学年市第一中学初一级下学期英语教学计划
- › 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质量分析
- › 2017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 2017年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2017年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精品教案(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