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xx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
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
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
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重点提要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 上一篇:第2课 戊戌变法 教案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相关文章
-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 ›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