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文 章来
源
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1.美国
(1)战后经济的稳定发展(二战后—70年代初):
①原因:a.大力拓展世界市场;b.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c.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②表现:a.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b.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了一倍多。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70年代初—70年代中期)
①原因:a.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速度放缓;b.1973年,中东石油提价,引发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衰退。
②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被位动摇。
(3)经济:“滞胀”(70年代中期一70年代底):
1975年以后,美国经济进入“滞胀”阶段,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出现停滞现象,通货膨胀严重。
(4)经济复苏与繁荣(80、90年代):
①原因:a.80年代,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干预等措施,扭转了经济颓势;b.90年代,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充分利用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经济。
②表现:a.1982年底,经济开始复苏,此后,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b.90年代,经济增长加快,通货膨胀率下降,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呈现繁荣景象。
2.西欧
(1)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繁荣:
①原因:a.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经济;b.充分利用美国的支援;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指导;d.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②表现:a.50年代初,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b.五六十年代发展迅速,呈现繁荣景象:c.联邦德国经济发展尤其迅速。
(2)联邦德国的崛起:
①原因:a.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社会形势比较稳定;实行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搞经济建设;b.美国的扶持,援助;c.制定可行政策,在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强调按市场规律运转,注意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d.联邦德国人民普遍具有较高的劳动素质。
②表现:a.50年代,经济发展进入繁荣期;b.60年代初,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3)欧洲共同体:
①成立: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
②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③影响:随着力量的增长,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这冲击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并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3.日本
(1)经济发展原因:
①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美国的扶植和偏袒。
③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④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率。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⑤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⑥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军大批订货,刺激厂日本经济的发展。
- 上一篇: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相关文章
- 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历史:4.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案2(旧人教版高二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