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404次
概要:投影:磁悬浮列车: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揭开人类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新阶段投影:他和鲁迅、蔡元培、孔子等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雕塑“落户”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他的一帧帧画像,更是同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一起,走进了神州大地的中小学校,在莘莘学子中竖起了无数心碑,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人生楷模和前进的路标。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李四光……(板书)李四光的早年经历晚清时期:1889—1911年⒈出身贫寒家庭;⒉少年独闯武汉;⒊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⒋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员。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⒌留学英国;⒍受聘北大。投影: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投影:磁悬浮列车: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揭开人类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新阶段
投影:
他和鲁迅、蔡元培、孔子等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雕塑“落户”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
他的一帧帧画像,更是同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一起,走进了神州大地的中小学校,在莘莘学子中竖起了无数心碑,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人生楷模和前进的路标。
问: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李四光……
(板书)
李四光的早年经历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⒈出身贫寒家庭;
⒉少年独闯武汉;
⒊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⒋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员。
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⒌留学英国;
⒍受聘北大。
投影: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到新中国。
投影:1952年起担任新中国地质部首任部长的李四光
李四光的主要贡献,就是打破了两个“洋神话”。
投影:
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投影: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投影:科学家拍摄到的北极海上冰川;唐古拉山冰川;第四纪冰川遗迹
那么,我们身边能否找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呢?可以!
投影:福建省屏南县白水洋“水上广场”
20xx年10月,福州大学原地质教研室施满堂等5位教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宣称在白水洋发现存在着大量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他们发现,在白水洋槽底的基岩和边坡上存在着大量完整的由冰川磨蚀、刮蚀作用形成的擦沟,还有难得一见的“冰臼”,同时发现了典型的冰川地貌——冰斗。据此,福大专家们推断,开阔的“水上广场”是一百多万年前古冰川运动形成的槽形谷。
不过,这一发现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等在内的多位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福建纬度低,白水洋海拔只有数百米,古代不可能有冰川出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当然,这里是否真的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还有待科学家们的进一步探索,也许不远的将来,这个谜题会由在座的同学们亲自揭开哦。
投影:
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⒉甩掉“贫油”帽子,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投影:
投影:中国主要油气田分布图
那么,我们该如何评价李四光呢?
投影:
李四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周恩来
学术地位:我国地质力学的奠基者,杰出的地质学家,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和领导人之一。
人格魅力: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相关文章
-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 › 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