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在郑娜的帮助下,韩天学在村外建了猪舍,整齐、敞亮、干净,存栏数达到了500多头。这是他“原来想都不敢想”的。
郑娜还帮村民刘加军设计了一个规模更大的养殖场,存栏数达到5000多头,远远超过了自家原来的养殖场。
十几户乡亲在郑娜的号召下还成立了一个养猪协会,他们分享经验和信息,也在饲料、兽药和资金上互相帮助。
“郑娜用什么(猪)苗儿,怎么防疫,咱就用什么苗儿,怎么防疫。原先咱猪有病就打针,治不了就扔,现在几乎没有打针的,以药物预防为主。”韩天学说。
韩天学的大儿子在外地上大学,他说,将来要跟孩子商量,让他毕业后也回家养猪,就像郑娜一样。
“郑娜养猪”是一个方向
郑娜出名了。
“广西、吉林、河南,很多人打电话来,可崇拜她了。周边这些客户,都争着出高价请她当厂长。”张桂兰说。
今年3月,一个山西太原的突然来到养殖场,要拜郑娜为师。郑娜把他推荐到了另一家养殖场。
据郑建和回忆,这几年,陆续有三四十名到这里学艺,此外,来拜师的还有裁缝、拳击手、高中辍学者、职校毕业生、复员军人、下岗职工。
郑娜的原则是,管吃、管住、管教。她的免费养殖班,几年间了近2000人次。
也有一些人半途而废。一名天津女士来替弟弟“考察”,站在猪圈门口,门一打开,她就被气味顶跑了。
还有几个年轻人结伴前来,拎着酸奶抱怨“你们这儿真难找”。他们走了很远的路找到一家超市,给郑娜的女儿买了点酸奶作为见面礼。第二天,他们不辞而别。
郑娜说,自己并不想误导,其实养猪很苦很孤独,而且投入很大,并不适合所有者。她的养殖场累计已投入260多万元,都是父母支持的。
在东施古镇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最近又来了一名大学毕业生付永亮。他放弃稳定工作,也来仿效郑娜养猪,一个更大规模的养殖场即将建成。
东施古镇党委书记张广宇说,郑娜带动了一方百姓致富,更可贵的是,“她给大学生自主起了好的带头作用。应该转变择业观念,不一定非得进国企、外企、国家机关。郑娜是一个方向”。
“当时我也没想郑娜会干到这一步,我们对她非常支持,但开始时确实抱有疑虑。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没这么能吃苦。”张广宇说。
通过养猪,郑娜结识了丈夫顾洪杰。顾洪杰是畜牧专业科班出身,在北京一家提供进口种苗的公司工作。
丈夫为郑娜感到骄傲。“还有3天就要生孩子了,她还去粉碎玉米,8000多斤料都是自己加工的。第二天就回北京住院了。”
张桂兰最终从北京搬到乡下。“终归让她征服了。咱们这个时代,难得有这样一个青年,怀着这样的想法,而且能坚持下来。”
- 上一篇:大学毕业,家当甩卖!
《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相关文章
- 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 › 女大学生的超强简历
- › 美女大学生宁捡废品不做二奶?
- › 做生意还账女大学生养猪开出集团公司
- › 适宜女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 ›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记
- › 女大学生简历范文
- › 香港女大学生个人简历模版范文
- › 女大学生面试尽量争取“印象分”
- › 女大学生面试要义—注意心理调试
- › 女大学生遭遇“包二奶”的真实面试
- › 女大学生求职故事:椅子搬回原位工作到手
- › 女大学生求职遭遇“色”老板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女大学生“猪倌”的创业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