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商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公司倒闭十个中有九个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金融风暴的冲击下,投融资矛盾尤其突出。
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兴未艾,近年来上马项目比比皆是,产能扩大趋势明显,资金支持能否延续?
融资难问题凸显
正像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秘书长王月海担忧的:“新能源企业以民营为主,自有资金使他们度过了起步阶段,要想健康成长,外部血液的注入非常关键,我们商会的很多会员都遇到了融资难的问题。”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零售部经理李勖也向《中国能源报》记者说,“据我了解,一小部分新能源企业从公司成立之初就规划了将来资本运作的安排。这些公司从融资和税收的角度出发,营业执照中的注册地在海外,比如欧洲、美国甚至还有像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避税天堂,但实际管理机构和经营地却在中国。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新能源企业一般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境内融资存在困难。首先,银行不愿意贷款给规模不大、前景不明的中小企业;其次,中国的风投或私募基金难以对某个行业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不了解技术成熟度等关键性问题,对投资新能源持观望态度。第三,中国市场变数相对较多,像市盈率等关键数据难以准确计算。他们选择在海外注册,从融资的角度看,是希望受到海外风投基金的关注和寻求海外上市便利条件。”
这种做法虽有钻法律空子之嫌,会减少国家的税收收入,但我国企业在海外注册的现象普遍存在,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我国新能源企业在国内融资之难。
我们耳熟能详的投融资方式有银行贷款、私募或风投基金、政府投资、协会支持等。那么,这些机构是如何看待为新能源企业融资的呢?
银行:态度仍较谨慎
交通银行社会信贷部冯凯对记者表示,“新能源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交通银行的关注。银行放贷虽然集中在控制风险上,较为谨慎,但在新能源企业融资方面愿意作出努力。今年以来,交行放贷给电力公司200多个亿。据我了解,其中涉及到一些新能源项目,比如风能或太阳能并网建设和分布式能源的试点工程,如果新能源企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与国有企业合作,贷款的获得相对比较容易。另外,那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小型新能源企业直接获得银行贷款的机会会逐渐增多,很多银行都把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提上日程,相信今后的情况会越来越好。”
可以看出,银行加强了对新能源产业的关注,但态度还是谨慎的。
私募、风投:兴趣在上市前景
国内一家知名私募基金的能源投资负责人告诉记者,“私募或风投是否会投资新能源公司不完全看国家是否大力支持、是不是清洁能源等方面,我们的焦点集中在技术含量、公司规模、市场需求、上市前景上。”
他进一步解释到,“技术含量太重要了,我们非常关心现在各种新能源技术真正达到了什么程度。是美好的想法还是即将有突破性的进展,技术市场化、应用化的进程如何,技术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吗,这些情况的考量是首当其冲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新能源公司的规模不能太小,因为只有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成本才会降下来,规模效应才能显现出来,更重要的是一定规模的公司才有可能上市成功;还有就是市场需求的稳定性,对于推广困难的产品我们会很谨慎;最后,可以说公司上市是风投成功与否见分晓的时候,很少会有风投青睐不能上市的公司,投入的资金大多在IPO(首次公开上市)时套现,然后撤出被投资的企业。只有肯定了上述因素,我们才会考虑财务和法律的细节问题。”
看来私募或风投对新能源产业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据了解,他们纷纷设立了专门从事新能源产业研究的部门,关注的焦点是技术成熟度和上市前景。
《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相关文章
- 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 › 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新能源产业如何解决融资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