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一、课前预习
1、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并且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_______________现象,在1753年发明了避雷针。
2、___________是最早出现的电容器,电容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装置。
二、知识梳理
1、由于同种电荷互相 ,所以导体上的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 ,导体内部没有静电荷,而且电荷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形状有关,突出部位电荷分布 ,平坦部位电荷分布 。
2、避雷针是利用导体 的原理工作的,当带电云层通过建筑物时,安装在建筑物上的避雷针产生 ,并通过避雷针的 放出,逐渐 云层中的电荷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3、带电粒子在 的作用下,向带异号电荷的电极运动,最后被吸附在电极上,利用这个原理可以进行静电 、静电 、静电 。
4、静电的防止:避雷针、运输汽油的车辆有一条铁链、飞机轮胎使用导电橡胶、地毯中加入铜丝等。
5、电容器是储存 的装置,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两极板就带上了 的 电荷,从而把电荷储存在极板上,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 。
6、电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电容器本身的一种性质。
单位:法拉,简称法(F),还有微法(μF)、皮法(pF)
1F= μF= pF(法拉是较大的单位)
说明:电容器的电容大小跟外界因素无关,只跟自身的结构有关。
请点击下载点击下载此文件
《【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相关文章
- 【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 › 【高二教案】苯酚 2
- › 【高二教案】蛋白质
- › 【高二教案】葡萄糖 蔗糖 3
- › 【高二教案】苯酚 1
- › 【高二教案】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 › 【高二教案】葡萄糖 蔗糖 2
- › 【高二教案】醛
- › 【高二教案】苯 芳香烃 3
- › 【高二教案】葡萄糖 3
- › 【高二教案】葡萄糖 2
- › 【高二教案】苯的结构
- › 【高二教案】酸碱中和滴定 2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教案】静电现象 电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