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一物理教案 阅读:8699次
概要: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当中提问:①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②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测量S、t分析)③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两行五组数据)④对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反映了什么?师提示: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是列表法及逐差法。学生:感觉每通过100米所用的时间不一样,再一想又发现差不多。在差不多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师启发:差不多的原因是由于运动本身所致,还是由于人的测量引起的呢?能否用科学的物理语言代替通俗的生活语言,这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结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2、1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2)内涵与外延师强调指出:①指出知识定义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匀速直线运动实为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理论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无论如何对时间进行划分,在任意小的时间标准内考察,质点通过的位移都要相同。故要精确判断汽车的运动,需增加测量的精度,但实际中测量到一定的精度即可。《位移和时间的关系》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标签:高一物理教案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http://www.77xue.com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22第一段,当中提问:
①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②研究方法是什么?(通过测量S、t分析)
③如何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两行五组数据)
④对数据如何处理,数据反映了什么?
师提示: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是列表法及逐差法。
学生:感觉每通过100米所用的时间不一样,再一想又发现差不多。在差不多相等的时间内,物体的位移相等。
师启发:差不多的原因是由于运动本身所致,还是由于人的测量引起的呢?能否用科学的物理语言代替通俗的生活语言,这反映一个人的科学素养。
结论: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
2、1匀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何相等时间内,质点通过的位移都相同的运动。
(2)内涵与外延
师强调指出:
①指出知识定义的科学性和严密性;匀速直线运动实为一种理想化的运动形式,理论上的匀速直线运动,无论如何对时间进行划分,在任意小的时间标准内考察,质点通过的位移都要相同。故要精确判断汽车的运动,需增加测量的精度,但实际中测量到一定的精度即可。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
www.77xue.com
②研究汽车的意义在于找到了前面所述的几种运动间的本质联系。它们遵循相同或相近的规律。由特殊到一般、个性到共性,分析与概括、归纳与演绎便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③位移的矢量性使匀速直线运动可简称为匀速运动。匀速运动中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的时间成正比,这区别于变速直线运动。
2、2图像表述
(1)作图的规范化要求
师提出如下问题: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第四段及方框内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Tag:高一物理教案,高一物理教案免费下载,人教版高一物理教案,免费教案 - 物理教案 - 高一物理教案
- 上一篇:第三节力的图示教案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 › 《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