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正文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8452
概要:(注意:错。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44、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注意: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4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注意: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学典籍。(注意:错。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47、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48、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注意:错。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易错易混点,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http://www.77xue.com
(注意:错。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三、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44、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注意:错。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秦朝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隋唐,古代中华文化高速发展,并以博大的胸襟吸收外域文化,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4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注意:错。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4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汉字与史学典籍。
(注意:错。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47、随着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48、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
(注意:错。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4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是一回事
(注意:错。二者强调的方向不同)
5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51、中华文化是中国这一古老土地上孕育的文明,因此各地区文化都是相同的。
(注意:错。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52吴越文化的特点:流动和开放性强、精致淡雅;滇黔文化的特点:内敛性强,热情奔放;滇黔文化较吴越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53、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民族不同,民族文化的色彩也就不同。
(注意:错。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54、中华文化就是中国各民族的文化。
(注意:错。不能这样认为,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的特性。) 
55、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56、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精神支柱),永不泯灭(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全历程)
57、自强不息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
(注意:错。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自强不息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58、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注意:错。民族精神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59、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注意:错。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60、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注意:错。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61、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注意: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62、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
(注意:错。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63、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64、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注意:错。弘扬民族精神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反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6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注意:错。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