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第三方面,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实业救国“。这一方面以张謇为重要代表,(投影)介绍张謇事迹,然后提问:张謇放弃仕途投身商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什么精神品质?
(材料)张謇,1853年出生于常乐镇,1894年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12年南京政府成立,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在南通开始了“实业救国”的实践,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此后创办了20多个企业。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按照他:“父教育,母实业”的思想。在南通兴办了一系列文化教育事业。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学生】回答:民族危机严重。爱国主义。
【教师】回答的很好。在近代,有许多如张謇一样的爱国实业家,他们不顾各种困难、阻力,坚持发展民族工业,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以上三方面因素影响下,甲午战争至“一战”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现在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其概况。
(投影)请同学们看看下面表格,进一步了解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高潮的表现。民族工业有长足发展,它会成为中国近代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成分吗?
【学生】回答: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回答:封建自然经济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存在。
【教师】总结分析。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那么我们怎么评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不仅促使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而且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领导的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奠定了经济与阶级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初步发展。下面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
章 www.77xue.com
- 上一篇:中国古代政治史专题
《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相关文章
- 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 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四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