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是“你--我”式的平等交往,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学生从老师那儿感受到的是热情的鼓励、中肯的提醒、有效的点拨……他们喜欢老师,乐于向老师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喜与忧,乐于与老师共同努力,争取成功……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程。“亲其师而信其道”。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高涨,教育工作的事半功倍。那怎样才能构建起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呢?
一、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
“风来了雨来了,老师捧着一颗心来了!”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与之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应该具有服务精神。这并不是要把学生当成“上帝”,而是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多方面的知识.多方面的服务。当代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是广泛的,仅仅是书本上得知是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所以教师自己不仅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己汲取正确的知识,给学生全方位的服务。
学生需要答案的时候,教师总应该在第一时间交给他;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学生遇到危机的时候,教师总在第一时间帮他以吧,这样,你就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英雄”。顺其自然,教师与学生时间就会形成一种良好默契的师生关系
只要教师在思想和行动上真正的去接近学生,把自己无私的爱奉献给学生,那么与学生之间就一定会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二、师生共建“民主”的教学氛围
我们不难看到,过分强调知识教学的课堂中,教师不知不觉中成为仅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人,成为“真理”的代言人、知识的权威、课堂的主宰,而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唯师是从”,虔诚地听着、记着老师的教导,成为无个性、无自己思想的复印机和打印机。这样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教”与“学”的工作关系,是缺乏理解、缺乏平等、缺乏沟通的“物”“物”关系。只有确立“学生是课堂生活的主人”观念,看到学生的潜能,尊重、信任学生,热情地激励、鼓舞和唤醒,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合作、讨论,使课堂学习成为师生心灵彼此敞开融洽对话的过程,学习才真正能成为学生主动参与、快乐活泼的自主活动。
要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教师”架子,以真实又真诚的态度与学生交流,消除学生的疑虑,让他们敢与老师讲真话,乐于和老师讲心理话。记得在迎接普通话过关测试的那一个阶段,我经常在课堂上范读。没想到,有学生在作业本中夹了张字条:“老师,说出来您别生气,其实您普通话不标准,昨天课上读错了许多字音,主要是平翘舌音不分,但我们会为您保守秘密的。”诚惶诚恐的语气与不容辞驳的事实,让我又羞又愧。第二天我放下了师长的架子,公开了学生纸条上写的内容,纠正了上次的误读并当众宣布:“这堂课,我先当回学生,请全班同学当老师,听我读一篇文章,找出我读错的字。”读后,学生毫不留情地指出我的错误,令我一阵汗颜。我在他们纠正下反复朗读,读得特别小心,终于“老师”们给我热烈的掌声,让我这个“学生”激动不已。此后,我讲课如履薄冰。每次上课前必先下一番功夫,生怕被学生挑出毛病。渐渐地那种尴尬变少了。没想到,实实在在做了一回学生之后,我的威信竟然大增,学生说我“坦诚,值得信任,没有臭架子。”教然后知困,学而后知不足,与学生民主平等,真诚以待,平等对话彼此有了收获。更可喜的是以后的每堂课学生学的特别认真,因为他们时时想当我的“老师”呀!
- 上一篇:学校年度工作总结(最新)
《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相关文章
- 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 › 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用爱心筑建新型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