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文章资讯考试文库资格类考试司法考试试题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犯罪形态» 正文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犯罪形态

[01-23 22:39:52]   来源:http://www.77xue.com  司法考试试题   阅读:8659
概要:为之一就既遂,不以实际卖出为必要。B比如《刑法》第114条(放火、爆炸等)、第116、117、118条规定的危险犯既遂,就不以发生特定结果未必要。但本题的“结果”只是在狭义结果的前提下才正确。若广义理解结果,即认为是对客体的侵害与威胁,这种广义结果与危害性同义,则是构成要件和既遂的要件,B的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C注意,这里的犯罪构成特指分则各条规定的各罪的。基本”的犯罪构成。因为通常以基本犯既遂为基准。D因为以构成要件被完整实现为既遂的标准,所以实行行为实行完毕(终了)但基本构成要件事实没有被完整实现的,仍没有达于既遂。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也说明实行行为实行终了未必既遂。 3.A。提示:本题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要点是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并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归于未遂,即一个犯罪过程已经独立、完整地结束,出现犯罪未遂的结局,应当以未遂犯论处。甲乙后来放弃了“将来再次”加害的意思,应当属于“第二次”加害行为的中止。处理时应当择重以第一次的杀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犯罪形态,标签: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真题,http://www.77xue.com
为之一就既遂,不以实际卖出为必要。B比如《刑法》第114条(放火、爆炸等)、第116、117、
118条规定的危险犯既遂,就不以发生特定结果未必要。但本题的“结果”只是在狭义结果的
前提下才正确。若广义理解结果,即认为是对客体的侵害与威胁,这种广义结果与危害性同
义,则是构成要件和既遂的要件,B的说法就不完全正确了。C注意,这里的犯罪构成特指分
则各条规定的各罪的。基本”的犯罪构成。因为通常以基本犯既遂为基准。D因为以构成要件
被完整实现为既遂的标准,所以实行行为实行完毕(终了)但基本构成要件事实没有被完整实
现的,仍没有达于既遂。犯罪未遂可分为实行终了的未遂和未实行终了的未遂,也说明实行行
为实行终了未必既遂。
    3.A。提示:本题是实行终了的未遂,(工具)不能犯未遂。要点是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
了并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归于未遂,即一个犯罪过程已经独立、完整地结束,出现犯罪未遂

的结局,应当以未遂犯论处。甲乙后来放弃了“将来再次”加害的意思,应当属于“第二次”加害
行为的中止。处理时应当择重以第一次的杀人未遂为准,放弃将来再次加害作为犯罪后的悔
罪表现考虑。注意,若犯罪过程没有结束(即犯罪过程中),(1)自动放弃犯罪的;(2)或自动
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3)或自动放弃可重复加害行为的,可成立犯罪中止。
    4.B。提示:预备、未遂的区别的要点在于是否着手实行犯罪,但是着手实行犯罪的判断
需要因罪而异具体加以判断。本案属于预备犯,杀人行为的着手是开始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但不同的方式着手的点是不同的,在刀杀、枪杀、棍杀的时候起码要等到行为人看到被害人、举
起武器要打、要杀才能认为是着手,显而易见在本案中行为人连被害人的影子也没看到,当然
不能认为是着手。由于行为人没有找到被害人而且被其他人拿下,属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所以
是预备犯。
    5.A、B、C。提示:C在犯罪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发生以前仍有成立犯罪中止的时间条件。
    6.A、B。提示:B教唆犯在共犯中所起的作用确实小的,可以是从犯。C对教唆犯按照
教唆的犯罪确定适用的法律和罪名。教唆他人绑架的,适用第239条和第29条,以绑架罪(教
唆)定罪处罚。注意,某种教唆行为被分则独立规定为犯罪的,不适用第29条教唆犯的规定。
    7.A、C。奸淫幼女采取接触说,故认定为强奸罪既遂;如果没有烟草专卖许可,买卖香烟
的,包括真烟,属于非法经营罪;如果销售假烟,同时还触犯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择一重罪处
罚;如果有专卖许可,则只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根据司法解释,销售额5万元以上的·是
犯罪既遂;没有查到销售额,但查处的数量折算金额达到1 5万元以上的,按照未遂追究刑事责
任;诬告陷害罪是行为犯,所以只要诬告待为完成就是既遂;不以犯罪人实现使他人受刑事处
罚的目的为既遂要件。
    8.B、D。对于甲某行为属于A还是B多少有些争议。对于D,关键在于有无造成损害结
果的判断,如认为致一人有中毒症状,属于造成损害结果的情况,应当减轻处罚。
    9.A、C、D。提示:A是意志以外,属于幻觉、错觉的情况。B是自动的,因为警车只是提
醒了行为人的良知,使其感觉到法律威严的存在,行为人因此而放弃犯罪·并不是幻觉造成的,
因而应当认为是自动的。C是未遂,因为杀人罪是结果犯,而结果并没有出现。D是意志以外
的,这种情况又称为犯罪的撤退,这种撤退并不是因为良心的发现,而是因为行为人以为遭遇
到了困难、进行不下去了,属于认识错误的一种情况。虽然犯罪在客观上是能够成功的,但主
观上以为遇到了不可克服的障碍,因而被迫犯罪撤退的。
    除此以外,形态问题还涉及既遂与未遂的区别,这一点主要靠类型来把握。如:甲某在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司法考试试题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真题考试文库 - 资格类考试 - 司法考试试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