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文章资讯考试文库资格类考试司法考试试题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共犯» 正文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共犯

[01-23 22:39:54]   来源:http://www.77xue.com  司法考试试题   阅读:8133
概要:销赃,成立隐瞒犯罪所得罪。D甲利用乙作诈骗的工具,是诈骗罪的(间接)实行犯。乙不知情,不是甲诈骗罪的共犯。乙贩卖毒品罪未遂,是(对象)不能犯未遂· 5.A、B、C、D。当一个行为被刑法分则规定为实行行为时就没有定教唆犯的必要·A是妨害作证罪的实行行为,因为该罪规定有两种行为,一是阻碍证人作证,二是指使他人作伪证·B属于《刑法》第104条武装叛乱、暴乱罪的从重处罚的实行行为。C是教唆吸毒罪。D是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包括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因此收买行为本身就是获取国家秘密的实行行为,没有将甲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教唆犯的必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唆犯与被教唆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教唆犯的独立性与从属性的问题。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是教唆未遂。对于教唆未遂,第一,它构成犯罪,第二,可以从轻、减轻处罚。被教唆人犯被教唆的罪意味着教唆的既遂,这种情况下教唆者与被教唆者形成了共犯关系,在形成共犯关系的情况下,教唆犯是既遂犯还是未遂犯由被教唆人的情况决定,被教唆人(实行犯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共犯,标签: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真题,http://www.77xue.com
销赃,成立隐瞒犯罪所得罪。D甲利用乙作诈骗的工具,是诈骗罪的(间接)实行犯。乙不知
情,不是甲诈骗罪的共犯。乙贩卖毒品罪未遂,是(对象)不能犯未遂·
    5.A、B、C、D。当一个行为被刑法分则规定为实行行为时就没有定教唆犯的必要·A是
妨害作证罪的实行行为,因为该罪规定有两种行为,一是阻碍证人作证,二是指使他人作伪证·
B属于《刑法》第104条武装叛乱、暴乱罪的从重处罚的实行行为。C是教唆吸毒罪。D是非
法获取国家秘密罪,非法获取包括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因此收买行为本身就是获取国
家秘密的实行行为,没有将甲定为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教唆犯的必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教唆犯与被教唆人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教唆犯的独立性与从属性的问
题。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的是教唆未遂。对于教唆未遂,第一,它构成犯罪,第二,可以从
轻、减轻处罚。被教唆人犯被教唆的罪意味着教唆的既遂,这种情况下教唆者与被教唆者形成
了共犯关系,在形成共犯关系的情况下,教唆犯是既遂犯还是未遂犯由被教唆人的情况决定,
被教唆人(实行犯)既遂的,教唆犯当然认为是既遂,被教唆人(实行犯)是未遂的,教唆犯也认
为是未遂,但是这是犯罪的未遂,共同犯罪之犯罪未遂。这时教唆虽然既遂了但是共同犯罪没
有既遂。教唆犯和实行犯都可以享受未遂犯的待遇。大家要注意教唆未遂于共犯未遂的区
别,这个区别的意义在于,如果甲教唆乙犯罪、乙实行犯罪未遂的情况之下,对于教唆者的甲而
言也能认为是未遂。否则,对于教唆犯是不公平的。实际上,教唆犯、帮助犯没有实施实行行
为根本不存在既遂未遂的问题,只有实行犯才有既遂未遂的问题,是对他们仍然适用既未遂制
度,实际上是针对实行犯或整个共同犯罪的形态而言的。
    6.A、C、D。所有的共犯人都自动放弃犯罪,那全体共犯当然中止,但是如果其中一个或
几个共犯人意图脱离其他共犯人单独成立中止需要具备有效性的要件,而且其中止的效力仅
及于中止者本人。A正确,B错,因为教唆的未遂是指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具体地说
就是既没有实施预备行为也没有实施实行行为。而本案中的乙某不仅接受教唆,而且有预备
犯罪的行为,两人多次联系、还窥伺作案地点甚至到了被害人家去准备下手,只是后来乙回心
转意、放弃了犯罪。C是正确的,教唆犯原则上是主犯,尤其是买凶杀人的案件,实践中行为人
没有怎么实施被教唆的罪的情况下由于获取证据的困难,实际定罪的非常少,理论上认为是应
当处罚的,理论与实践并不是完全一致的。D是正确的,乙某在准备着手实行的时候,由于怜
悯、同情被害人而放弃了着手,因此,属于预备过程的犯罪中止,应该是中止犯而不是预备犯。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本案的焦点在于共同犯罪中作为被教唆人在犯罪
过程中在着手实施以前自动放弃犯罪,因此在预备过程中成立预备过程的中止。另一个焦点
是作为教唆犯的甲某应该与被教唆的犯罪形态是一致的,也应是预备犯。
    本案中乙某中止有效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而对于甲某。乙某的中止是出乎甲某意
志以外的原因,所以甲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预备犯。
    7.A、C、D。提示:(1)主犯的种类:①集团犯罪首要分子;②其他起主要作用的。
(2)从犯种类:①次要的实行犯;②辅助的帮助犯。(3)胁从犯只有一种:受暴力胁迫参加
犯罪。(4)主犯、从犯的简易认定方法。①起主要作用的教唆犯、实行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
子应认定为主犯。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一般可认定为主犯,但未必都是主犯;②次要作用的
实行犯、辅助作用的帮助犯、作用明显小的教唆犯,可以是从犯。(5)认定从犯的意义,法定情
节:对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司法考试试题司法考试历年真题,司法考试真题考试文库 - 资格类考试 - 司法考试试题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