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5. 企业再造还需要企业文化包括价值观,人际关系,激励机制,行为模式等全面的调整甚至根本性转变。由于文化的自我保护功能,使文化的转变成为企业在造最大最难的任务。为了避免受制于原有组织的框架,企业再造需要从零开始勾画企业的新的业务流程,在白纸上建立新的规则。
企业再造是突变式的企业变革方式,它追求的是企业效益2倍3倍甚至是10倍的改进,目前在欧洲,有75%的大企业开始按照企业重组的原则再造企业。
(三) 连续改善与企业再造的比较
连续改善是一种较温和的企业转变方式,给企业带来的是循序渐进的持续性改进;而企业再造则是一场企业革命,它抛弃现有的流程,并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流程来取代它们。两者的比较如表1。
表1 、连续改善与企业再造的比较
连续改进 企业再造
可能的结果 小而稳健的改进 跳跃式的改进
方式 精心的调整 替代、打破和再造
效果 不明显 明显
频率 持续的 阶段性的
出发点 现有的流程 空白
对转变的抵制 低 高
参与人员 全体员工 专家、权威
投资 较少但需要长时间不断的改进 巨大的初期投入
风险 低——无重大失败的危险 一些重大的失败,不可逆的革命
信息技术的应用 偶尔有用 充分发挥
评估标准 缺陷率、时间管理、即时技术、
质量圈等 销售额、利润、投资回报、
股票价格等
适用场合 企业正常运行 经营环境发生突破性变化、
企业遇到巨大危机
连续改善需要渗透到整个组织中去,成为一种改善的文化,如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致力于改善,并且为确保它的普及而花费时间,那么改善就会扎下根来,繁荣兴旺。
它的回报不是即时的,它的奖励来自于多次改进的累计效果,来自反复改进的产品和流程;同样的,连续改善也没有太大的风险,因为改进本身就具有一般性和益处,没有人可以否定改进的价值。
企业再造的原理还未成熟和完善,对它的应用是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的,它对企业的震动是根本的、不可逆转的,通过对它的实践,许多企业获得了新生,绩效发生显著的提高,而另一方面,也有50%~70%的企业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或以失败而告终。
(四) 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与企业再造的结合模式
1. 关于流程
每个企业内部都存在着一组流程,它们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组连续的活动,每个流程以它明确的目标、内部紧密结合的联系和增值的特性区别于企业内的其他过程。典型的如订单履行,采购服务,产品设计和顾客服务流程等。每个流程都有明确的顾客,这里的顾客可以是外部顾客,如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中间商和
零售商等,同时也可以是企业的内部顾客,如产品设计流程的顾客就是生产者和产品维修人员。这些流程大多数未被企业明确的识别和受到关注,还模糊地无意识的存在于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之间。为了达成目标,它们常常需要多次经过按劳动分工原则而划分的多个职能领域。流程的这种传统的存在方式在大规模生产时代,因产品单一、企业内部信息少而合理的存在下来,然而,如今,随着市场对企业柔性、敏捷和创新的要求,流程的这一存在方式已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一方面,流程的顾客目标与职能部门的目标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流程被职能部门分割的过细抑制了产品改进和突破,再加上随着企业内部信息复杂化,流程的结果在传递的过程中延误和出错的可能性增加等,需要企业迫切改变这种情况。
- 上一篇:ERP的起源
《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相关文章
- 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 › 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基于流程的连续改善和企业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