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教案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正文

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

[06-21 12:55:17]   来源:http://www.77xue.com  七年级生物教案   阅读:8418
概要:【演示实验】: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变化。1.实验材料制氧气装置一套,制二氧化碳的装置一套,量筒两个,杯子一个,竹筷一根。2.实验方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若干毫升,再制取不凝固的血液。方法是,取少量鸡血,把血液装入杯子内,立即用竹筷搅拌杯内血液,搅拌6~10分钟后,竹筷上便缠有一团团的丝状物,把竹筷上这些丝状物质去掉,继续搅拌,直到再没有丝状物在血液中出现为止,这样制得的血液就不会凝固了,可以供做实验用。再将血液分成两份,分别倒入两只量筒内。(1)把制得的氧气通入血液中,可观察到量筒中的血液有气泡生成,紧接着血液呈现出鲜红色。(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进去的少量氧气结合生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是鲜红的。)(2)向另外一只盛有血液的量筒里通入制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结果我们发现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量筒中的血液里后,血液瞬间变成了暗红色了。(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入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了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含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血液呈暗红色。) 通过上面两个演示实验,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动
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标签: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http://www.77xue.com
【演示实验】: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颜色变化。
  1.实验材料
  制氧气装置一套,制二氧化碳的装置一套,量筒两个,杯子一个,竹筷一根。
  2.实验方法
  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若干毫升,再制取不凝固的血液。方法是,取少量鸡血,把血液装入杯子内,立即用竹筷搅拌杯内血液,搅拌6~10分钟后,竹筷上便缠有一团团的丝状物,把竹筷上这些丝状物质去掉,继续搅拌,直到再没有丝状物在血液中出现为止,这样制得的血液就不会凝固了,可以供做实验用。再将血液分成两份,分别倒入两只量筒内。
  (1)把制得的氧气通入血液中,可观察到量筒中的血液有气泡生成,紧接着血液呈现出鲜红色。(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进去的少量氧气结合生成为氧合血红蛋白。含氧合血红蛋白的血液是鲜红的。)
  (2)向另外一只盛有血液的量筒里通入制好的二氧化碳气体,结果我们发现当二氧化碳气体进入量筒中的血液里后,血液瞬间变成了暗红色了。(因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通入的二氧化碳结合生成了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含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血液呈暗红色。)
通过上面两个演示实验,同学们可以加深对动脉血、静脉血的理解。
  教师质疑:为什么会有如此变化?
  生: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时与氧气结合,而使血液变得鲜红,这样的血叫做动脉血;在氧气浓度低时与氧气分离,而使血液变得暗红,这样的血叫做静脉血。
【质疑】:1、什么叫血压?什么叫舒张压?什么叫收缩压?
正常血压范围是多少?
       2、什么叫高血压?高血压病人应注意些什么?
【交流讨论】:学生阅读课本后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讨论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知识应用和自我评价:课本51页
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液循环
一、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心脏的位置:胸腔   形状:倒置的梨  
  心脏的结构:有个四个腔,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


七年级生物血液循环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

上一页  [1] [2] 


Tag:七年级生物教案初一生物教案,初中生物教案免费教案 - 生物教案 - 七年级生物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