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11-10 13:38:26]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政治教案 阅读:8921次
概要:例4、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P321、对立(区别):(1)含义不同 (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2、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夸大绝对运动不可知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诡辩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例4、(20xx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标签: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下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例4、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三)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关系 P32
1、对立(区别):
(1)含义不同 (2)特点不同,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统一(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夸大绝对运动不可知论;反对夸大相对静止的形而上学的诡辩论,最终陷入唯心主义。
例4、(20xx年全国高考政治试题)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四)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指 。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规律的客观性, 。
(2)规律的普遍性, 。
(3)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受到惩罚。
(4)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但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例5、(03年全国)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在《题画》中说:“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强调“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这说明()
A.绘画创作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非所有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决定的
Tag:高二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下册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 上一篇:专题一 体味文化
《《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相关文章
- 《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 › 《生活于哲学》第7课学案
- › 《生活于哲学》第5课学案
- › 《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生活于哲学》第4课学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