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二政治教案《生活与哲学》第10课学案» 正文

《生活与哲学》第10课学案

[11-10 13:39:08]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政治教案   阅读:8582
概要:A.江泽民: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B.江泽民: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C.江泽民: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时。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D.别林斯基: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三、第十课主要问题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2.创新的作用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
《生活与哲学》第10课学案,标签: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下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A.江泽民: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B.江泽民: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C.江泽民: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时。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D.别林斯基: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坑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三、第十课主要问题
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
⑴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辨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⑵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创新的作用
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传播条件发生了变化。我们要深人研究新形势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间 题,善于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体现了
    ①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②一分为二的观点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观点  ④认识不断发展的观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文化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有其自身发展的特殊 规律,即传承与创新,这就是吸收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的过程,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这坚持了
A.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B.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观点
    C.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3、“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这句话说明了
    ①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②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③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④要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4、20xx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以下语句与上述两句诗文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高二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二政治教案,高二政治下册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二政治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