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8714次
概要:文 章来源 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xx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xx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xx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xx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xx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xx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xx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http://www.77xue.com
文 章来
源 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xx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xx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xx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了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从题中可知生产M商品的甲乙两家企业都是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要求出20xx年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要求出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单位商品M的劳动时间。首先要计算出甲乙两家企业20xx年生产M商品的数量和,10×(1+20%)+8=20万件。并计算出20xx年两企业生产所有商品所耗费的总时间6÷(1+20%)×12万+10×8万=140万小时。最后就可算出20xx年每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140万÷20万=7小时。此题正确答案是B。
考点9:理解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①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这就是为什么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很高而经过一段时间价格回落的道理。
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成正比”,这句话对吗?
劳动生产率有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之别,商品价值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之别,应当先确定各自的内涵,再讨论相应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试从下图把握:
单位商品价值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使用价值总量(即产品数量) 同一劳动同一时间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1倍 ↓1倍 ↑1倍 不变
个别劳动生产率↑1倍 不变 ↑1倍 ↑1倍
通过图表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和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②个别劳动生产率和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和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1.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60元。如果某生产者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该生产者在4小时内生产的价值总量是
A.60 B. 120 C .240 D.480
2.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Ι第25小题)假设20xx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xx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20%(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xx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商品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及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币值的大小与商品价格的高低成反比。本题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计算此题分两步:首先,可以把15元看成20xx年1单位M商品的价值总量,20xx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即M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就是1+50%,价值总量没有改变,所以20xx年1单位的M商品的价值量为15÷(1+50%)=10;第二步,该国货币贬值20%,既过去1单位的货币价值,在现在仅为1-20% =80%,用贬值前的货币去表示M商品的价格为10元,贬值后的货币用来表示M商品的价格,如果把其设为X,则80%X=10 有X=12.5 综合式为15÷(1+50%)÷(1-20%)=12.5。正确答案应为B
Tag:高三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相关文章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 › 2016届高三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探究
- › 2016届高三政治价值与价值观价值判断复习
- › 2016届高三政治传统文化的继承复习
- › 2016届高三政治全套知识点总结
- › 2016届高三政治哲学核心考点
- › 2016届高三政治在文化生活中选择复习
- › 2016届高三政治坚持辩证法复习
- › 高三政治总复习第一轮必修3《文化生活》学案
-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二
-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三
- ›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四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经济生活》专题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