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政治教案高三政治教案2017年高考选修课《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 正文

2017年高考选修课《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政治教案   阅读:8816
概要: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考点一:了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重要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即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考点二:理解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09年江苏已考)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考点一:理解《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怎样借鉴苏联经验,避免
2017年高考选修课《经济学常识》考点整理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http://www.77xue.com
 


专题四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
(1) 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考点一:了解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与重要意义。
在此背景下,苏俄自1921年3月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是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标志);以自由贸易代替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重要意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巩固了工农联盟;恢复了国民经济;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即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考点二:理解列宁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认识。(09年江苏已考)
实施新经济政策前,列宁把商品货币看作社会主义社会的对立物,主张消灭商品经济,由政府直接控制商业。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提出共产党人要学会经商,由国家调节商业。不过,列宁仍把这些变化当成解决困难的一种权宜之计。
(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探索
考点一:理解《论十大关系》关于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观点
怎样借鉴苏联经验,避免我们少走弯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在1956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主要观点:
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本方针。这是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详细分析见P71)
②协调比例关系。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
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但是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要按照农轻重的秩序来安排国民经济计划,使重工业的发展有可靠的基础;
为改变历史形成得不合理的工业布局和战备需要,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但要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基础,使我们更有力量发展和资源内地工业;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强国防建设,必须加强经济建设。
③正确处理各种权力和利益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个方面,必须兼顾。在坚持中央统一领导下,扩大地方的权力,以正确处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中央的地方两个积极性。
④向外国学习。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切民族、一切国家好的东西都要学,必须有分析有批判的学,不能盲目的学。
《论十大关系》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其中多数政策主张,直至今天,对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是以苏为鉴,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结果,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的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考点二:了解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1.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国民经济恢复期间,毛泽东对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都持积极态度。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要求,即在工商经营方面,应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产品的主要部分应按计划生产,附有一部分计划外的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应以国家市场为主体,附有一定范围的由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发挥公有制经济和计划的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和市场的作用。
2.发展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消灭商品经济的尝试失败的背景下,毛泽东坚持了列宁关于利用商品交换巩固工农联盟的主张,坚持了斯大林关于发展商品经济不会导致资本主义的观点,并强调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高三政治教案人教版高三政治教案,高三政治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三政治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