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6.从“毛主席万岁”、“小平你好”到“胡哥加油”,反映的都是民众对领袖的崇敬爱戴,只是时代变迁,风景别样。 这体现了( )A.意识会随社会实践变化而变化 B.事物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C.认识都是发展的 D.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7.“经济学家看见财富,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封建腐朽,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网络对电影《建国大业》的这一评述所体现的哲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不同,认识也就一定不同 C.对不同事物的认识具有不同的特点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8.《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在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的飞天梦想,神舟五号的发射终于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神舟七号的升空,实现了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这两则材料共同表明实践具有( )A.主观能动性 B.社会历史性 C.客观物质性 D.主观创造性
9、“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首诗蕴含哲理相同的是: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④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A.①② B.②④ C.② D.①②③④
10.(09南京二研)由于31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上述材料体现认识论中的哪些道理?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
11,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克思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新坝中学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答案
C
BDAA 5,(1)①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2分)②主观认识本身无法判定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二者都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2分)③实践处在主观与客观交汇点上,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2分)(2)①实践是创新的基础。②刨新推动了实践的发展。
DDCDB
D【参考答案】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ADBA ADBC
10(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由于真理问题的讨论,促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
(2)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当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11【答案】:(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2)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据我国国情、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相关文章
- 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 高三政治复习教学反思
- ›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2
- › 高三政治会考试卷分析和教学反思
- › 高三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反思
- › 高三政治教学反思1
- › 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反思
- › 高三政治备课组教学反思
- › 2014届高三政治归纳复习教案
- › 2014届高三政治政治权利和义务复习
- › 高三政治政治生活部分复习
- › 高三政治民主监督复习
- › 高三政治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复习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三政治学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