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文 章www.77xue.com
第2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有的制的方针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掌 握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国企的改革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以史带论理解原理
了解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拥护和农村面貌的改变,理解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评价政策
通过经济开放区的建设业绩,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是完全正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民族复兴责 任 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生巨变的事实,证明了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有志者应当学好本领,沿着这条道路完成民族复兴大业
唯物史观
我国目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汲取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多样性的成果,符合国内外实际情况。青年学生必须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才能肩负起实现伟大理想的重任
情感体验适应环境
调查了解国企改革成就和家庭生活变化,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 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
教学难点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结构并存.
教法学法: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改革开放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设成就日新月异、辉煌灿烂。(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 原因(难点):农村改革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在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缺少生产自主权,辛辛苦苦干一年活,到年终结算,收入不多,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其实这里面体现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 进程:①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②随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③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 上一篇: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 › 第2课 瑰丽的夏宫——颐和园
- › 第2课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 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 › 第2课 最可爱的人概
-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案
- › 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 › 第2课 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教学设计
- › 第2课 朋友遍天下 教学设计
- › 第2课 戊戌变法 教案
- › 第2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教案
- ›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2课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 教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