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文 章来
源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3)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 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 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 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导入①)
补充完整本课导言中的小故事(由学生讲)
(导入②)
日内瓦会议录相
(导入③)
毛泽东接受罗马尼亚大使递交国书仪式小故事
[讲授新课]
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我国建国初期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说一说]
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 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
② 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
[比一比]
① 你知道最早和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吗?
② 到195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17个国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得到25个国家的公开承认,你能说出这17个与中国正式建交的国家吗?
[材料分析]
(材料)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法外国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100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40多处。赔偿白银13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150多万平方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
① 以上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历史现实?
② 新旧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什么不同?导致了怎样不同的后果?
③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比一比]
①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 它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③ 哪两位同学分别代表两个国家,能用几个动作表示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每组选两名)
[补充]
关于中印边界争端问题的由来
- 上一篇:八年级历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相关文章
-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 › 第15课 人生仪礼
- ›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 ›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