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③1933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在受到错误打击之后,坚持信仰,继续工作
邓小平早年留学莫斯科,打下了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沦基础,但他并不拘泥于书本,而是从革命实际出发去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到中央苏区工作时,与毛泽东并无私人关系,但他对毛泽东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实际情况出发决定工作方针的工作作风以及“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观点极为赞赏。也因为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邓小平被指责为“毛派”的头子,遭受到“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打击,这也是他“三落三起”传奇生涯中的第一次。在错误打击面前,邓小平并未动摇他的政治信仰,而是以坚毅的品质经受了考验,坚定了信仰,继续跟着党走,探索革命之路。
④参加长征和1935年的遵义会议
4、抗日战争时期
①1938年起担任八路军129师政委,开展游击战争,开始了与刘伯承的长期合作。
②创建并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5、解放战争时期
①1945年10月,刘邓指挥了上党、平江战役,有力地配合了毛泽东在重庆的谈判
②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
③1948年,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
④1949年4月,参与部署并指挥了渡江战役
这二目讲述了邓小平的主要军事生涯,正如他后来说过的:我的真正的职业是打仗。从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的艰苦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指挥大军千里跃进中原,再到决战淮海、百万雄师打过长江,在与刘伯承长期合作、共同指挥作战的艰苦岁月中,邓小平自己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军事家。在一系列辉煌的战役中,邓小平表现出了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战略全局观念和组织协凋能力。同时,邓小平还担负着领导军队建设晋冀豫(后发展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前线的军事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邓小平在积累军事作战经验的同时,具备了行政管理工作和经济建设工作的经验。
二、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的贡献与迫害
1、建国初期
①解放大西南,主政西南
②参加和平解放西藏
2、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56—1966)
①反对个人崇拜和个人神话,主张坚持集体领导原则和群众路线
②坚持中共八大路线,强调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
③1961年初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④主持制定“工业七十条”,强调专业化协作和和实行厂长负责制的重要性
⑤支持包产到户
评价:邓小平这时期力图改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不利局面,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表现出后来改革开放政策的一些萌芽性思想。
3、文革岁月
(1)第二次被打倒:含冤被禁,被迫下放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邓小平成为毛泽东“炮打”的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中的第二号人物,实际被停止工作,很快又被“打倒”。此后,邓小平在中南海含秀轩住处度过了三年被软禁和监管的日子。
1969年10月,邓小平被强行疏散到江西,下放劳动。
在江西南昌下放劳动期间,“邓小平小道”既是他坚忍不拔意志的象征,更是他对党、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思考的见证。
将军楼的岁月
邓小平有经常散步的习惯,但是,由于不得随意外出,不得与外人接触的管理规定,他就只能在将军楼的院落里走动。天长日久,就在院里踩出了一个环形的平整小道。历史的见证人黄文华曾感慨地说:"邓小平同志在这条小道上,来回走过千百次,他留下的足迹将使这里的人们永远怀念和他一起度过的那些岁月。"
每天早晨起来,邓小平总是径直走下楼,在院子里散步。特别是睡完午觉醒来,则必须围绕着院子走上几十圈,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无论是冰天雪地的寒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夏,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他散步的姿势也很特别:头略低着,左手插在裤兜里,右手作前后摆动,胸膛挺直,完全像一个斗士,决不是像一般人双手背后,悠然踱步。他迈动的步幅也很大,而且走得十分急促、敏捷,相当于行军的速度,决不是像常人散步时的四方步或八字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上一篇: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相关文章
-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