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1978年12月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辟。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1992年,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它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将之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写进党章。并作为中共的行动指南。
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①酝酿: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针对“文革”错误,着手进行整顿。
②开始产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定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
③逐步发展:1978—1982年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改革开放迈开步伐,主要是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沿海兴办经济特区。
④进一步发展:1982—1987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改革从农村扩展到城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⑤走向成熟:中共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根本任务:解放发展生产力
3、发展动力:改革开放
4、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7、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核心
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
改革开放以来.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经贸联系日益密切。请你从社会、文化、经济角度简要说明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
①民族文化相同.血缘联系密切,相互交流便利。②海峡两岸经济具有互补性。台湾劳动密集型工业向大陆转移.促使台湾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③大陆拥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④大陆经济发展迅速.市场广阔。⑤大陆资源丰富.而台湾经济发展所需的主要资源、能源则需进口。⑥大陆稳步推进经济政治改革.社会稳定。⑦大陆采取积极的投资贸易政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⑧地域相连,交通便利。
10、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2、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当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 。
3、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评价
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
1、他是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2、他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他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领导我们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完善?如何克服发展过程中的困难?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上一篇:专题六 杰出的中外科学家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相关文章
-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