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 (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经济全球化
(1) 迅速发展原因:
①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普遍认可和接受;
②新科技革命为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④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根本原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
(2)实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从根本上讲,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3)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双刃剑):
①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赶超发达国家的机遇
②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对发达国家更为有利,而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匮乏、债务负担沉重,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③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安全和政治主权正面临空前的压力与挑战(如东南亚金融危机)
(4)世界贸易组织(WTO)建立(1995.1.1)——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
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
2、区域经济集体化
(1)90年代形成的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欧洲联盟(1993年);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 ;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89) (1991年中、台、香加入)
—— 在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基础上,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3、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体化的关系:
(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有矛盾的一面,又有相互促进的一面。
(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
矛盾:区域经济集团有排它性,有利于集团内部成员国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发展,但对集团外却带有浓厚的贸易保护色彩,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却被人为割裂了,因而阻碍了全球化的进程。
促进: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区域经济都是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全球化的一个阶梯,即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两者在一段时间内,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二、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性发展
1、知识经济的兴起:
(1)原因:冷战结束后,经济科技领域内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从而加速了经济知识化的步伐。
(2)开始: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首先形成
(3)作用: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
(1)提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
(2)意义: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由理论和概念变为行动。
三、中国与世界多极化
(1)在世界多极化格局建立过程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世界政治大国
(2)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已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xx);
(3)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典型例题
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有何特征?分别说明各个格局的形成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1)第一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特征: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国际经济格局呈现单一化特征。
影响:为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和推行霸权主义奠定了物质基础。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上唯美国马首是瞻。美苏争霸,战略优势在美国。
(2)第二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特征: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国际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影响:经济上: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第三世界国家为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斗争。
政治上: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导致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崛起)
- 上一篇: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相关文章
- 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 › 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 › 高二历史选修4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 › 2016高二历史学业水平辅导讲义
- › 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 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 高二历史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 › 高二历史 第三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 › 高二历史专题一至专题四教学指导
- › 高二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教学指导
- › 高二历史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 ›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3
- ›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 世界格局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