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11-10 13:55:07]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230次
概要:5.俄国的领土扩张师: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如何?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当时俄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农奴制的存在,使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但在侵略扩张这一点上它并不落后。师:(指俄在欧洲扩张图,学生观看课本第109页)欧洲步入近代之时,俄国处于强邻包围之中。在南方,土耳其占据里海北岸及克里木半岛,封锁俄国在里海的路;在西北方,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截断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口。在西南方,俄国又以大国波兰为邻。故早在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之前,俄国为了扩大版图、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并采取直接进行武装侵略的方式,蚕食周边的地区。在北方,彼得一世执政的1721年,俄国通过长达ZI年之久的战争打败了瑞典,得到芬兰湾、里加湾和波罗的海沿海的大片土地,取得通往波罗的海北方的出海口;在西方,通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俄国攫取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5.俄国的领土扩张 师:19世纪中期,俄国的工业革命进程如何?19世纪30年代,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当时俄国仍处于封建社会,农奴制的存在,使工业革命进展缓慢,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但在侵略扩张这一点上它并不落后。
师:(指俄在欧洲扩张图,学生观看课本第109页)
欧洲步入近代之时,俄国处于强邻包围之中。在南方,土耳其占据里海北岸及克里木半岛,封锁俄国在里海的路;在西北方,瑞典控制着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截断了俄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通道口。在西南方,俄国又以大国波兰为邻。故早在进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之前,俄国为了扩大版图、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自彼得一世改革后不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俄国加快了侵略扩张的步伐,并采取直接进行武装侵略的方式,蚕食周边的地区。在北方,彼得一世执政的1721年,俄国通过长达ZI年之久的战争打败了瑞典,得到芬兰湾、里加湾和波罗的海沿海的大片土地,取得通往波罗的海北方的出海口;在西方,通过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俄国攫取波兰大部分地区和罗马尼亚的部分地区;在南方,通过与奥斯曼土耳其的长期战争,在18世纪晚期把疆域扩展至黑海北岸,取得了通往黑海的南方出海口,并将占领黑海海峡,进而夺取巴尔干半岛和中东地区作为进一步侵略目标。
师:(指《亚洲革命风暴形势图》)1828年俄国打败伊朗,割占外高加索地区,在东方,自19世纪中期以后,逐步吞并了包括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和土库曼在内的中亚广大地区,并侵吞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师:请同学们思考俄国侵略扩张采取了什么方式?它要达到什么目的与英国相比有什么不同?原因何在?
师:(总结学生发言)俄国采取直接进行武装侵略,不断蚕食周边地区的方式。目的是扩大版图,建立世界帝国。英、俄两国采取不同方式是因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工业革命进程不同,俄国的工业品无力在市场与英法竞争,所以采取挥舞刀枪,直接武装侵略扩大领土的侵略方式。
6.西方殖民者扩张的影响 师:(指导学生研习课本第110页历史材料。提示学生从对资本主义国家、被侵略国及对人类历史发展影响三个角度考虑)
师:首先从侵略者来说,他们抢占殖民地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于被侵略的亚非拉地区,西方殖民者的掠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灾难和贫困,造成这些地区长期的落后。再从客观上看,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也冲去了这些地区封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资产阶级客观上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即改造世界的工具。在他们为自己开辟经济市场的同时,也营造着自己的政治坟墓。再者西方资本主义者的扩张继新航路开辟以后,以商品经济作为纽带,将世界联为一体,促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初步形成。
生:(观看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示意图,理解此概念)
二、争夺
师:资本主义列强的全球的扩张,不仅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也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为了多争得一块海外殖民地,他们互不相让,多次以兵戎相见,克里米亚战争即为一例。
1.起因
师:(指《克里米亚战争形势图》)土耳其处在欧亚非三大洲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颇为重要。其首都君士坦丁堡及附近的达达尼尔海峡及博斯普鲁斯海峡有经济上战略上的价值。君士坦丁堡是东西贸易往来必经之路,两海峡是控制里海与东地中海的咽喉。因此,欧洲列强都想控制两海峡和君士坦丁堡。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英、法、俄完成或开始工业革命而土耳其帝国却日益衰落,更成为列强觊觎的主要目标。俄国想夺取里海海峡以控制向东地中海扩张势力的交通要道,此时尼古拉一世企图通过战争缓解国内农奴制的危机。英法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力图在近东扩充侵略势力。这样巴尔干地区成为列强争夺的矛盾焦点。
2.战况 师:1853年10月,俄军大举入侵土耳其,土军惨败。第二年英法直接派兵作战,俄军转入被动地位。由于英法的目的只是争夺土耳其,没有与俄国全面大战的意愿,所以战争仅局限在克里米亚半岛地区。1853年3月2日,尼古拉一世见败局已定,服毒自杀。1856年俄国战败,被迫求和。根据和约,俄国不仅没有达到首先挑起战争的目的,相反却丧失了黑海的制海权。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相关文章
-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 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 【第三章】《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 › 【第三章】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
- › 第三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 › 第三章《物质的量》教案(一)
- › 第三章 第六节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章 第五节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