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此后他在海外16年,先后5次环游世界,在华侨中广泛宣传革命,建立革命组织。连续组织和领导了9次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激发了群众的斗志,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③亡命国外: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到清王朝通缉,亡命日本。后来他到美国、英国等地发展组织,准备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
④伦敦蒙难: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望的革命党人。
二、组建革命大同盟
1、历史背景
①戊戌维新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清王朝完全蜕变为“洋人的朝廷”,社会各界要求变革以挽救国家危亡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随着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不断壮大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③一些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国内相继建立起来,革命派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④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东京
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机关报:《民报》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三民主义的提出
内容:“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内容 对应的同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前提
民权主义 创立民国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核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平分土地 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 补充、发展
▲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积极性:
①表达了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民生富裕的愿望,
③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④有力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在一个时期内成为革命党人战斗的口号和团结的旗帜。
局限性:
①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反封不彻底。
→说明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4、影响:
三、缔造民国
1.中华民国建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总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国旗:五色旗
纪元:
2.措施:颁布了一系列民主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的法令
《临时约法》
内容:①“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②三权分立(基本精神: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 ③责任内阁
评价(影响):对与防止专制与独裁有进步意义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民主共和的观念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中国进步的闸门被打开了,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思考:辛亥革命有那些重要的历史功绩?
①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直接的结果)。
③制定《临时约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最伟大的功绩)。
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最深远的意义)。⑤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孙中山为创立民主共和的贡献(练习册P46)
(1)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被迫下诏退位。从此,延续了两百多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2)创建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和伟大事业。在他就任临时大总统的短短三个多月中,颁布了三十多项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改革文化教育的法令。
四、维护共和的斗争(1913—1922)
探究:孙中山认为“中国发展的政治障碍已经扫除,实现了民族和民权”是否正确?
- 上一篇: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相关文章
- 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 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 高二历史穆罕默德 阿里改革
- › 高二历史 第三课 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 › 高二历史专题一至专题四教学指导
- › 高二历史专题五至专题八教学指导
- › 高二历史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 › 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备课组工作计划
- ›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3
- › 高二历史教学反思2
- › 高二历史教学教学反思
- › 高二历史《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教学反思
- › 高二历史备课组教学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二历史选修 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