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现场说话(某跨国公司中国区销售总监)很多大学毕业生都看好外企,其实外企非常摧残人,你必须按照外企公司的惯例做事,不能出格,这可能和外企文化有关系,我们很多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在短短几年就被同化了,成了没有思想的工作机器,上班拼命干,下班玩休闲,忘了给谁干。
学好技术能立身
程沉(某酒店工程技术人员)我是个俗人,下岗后也沮丧,在家苦闷了几个月。没办法,只好托人找了一个装修公司,干一些杂七杂八的活儿,又脏又累。那时候,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抱着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瞎混,然而,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清醒过来。我在清理一座香港人投资建厂的楼房时认识了一个姓宋的香港人。老宋60多岁,特别瘦,说一口香港普通话,开始我以为他是投资的香港大老板,事必躬亲,后来才知道他和自己一样也是打工仔。
在和老宋的接触中,我领略到香港人为什么把“博命”当成口头禅了,他几乎不知道累,很早就到工地,中午一个盒饭。也许是受他的感染,我干活明显比平日仔细很多,有一次,他竟然拍着我的肩膀夸奖我。还说你年纪轻轻,应该学个技术,有技术才能有自己的事情。
后来,我报名参加了电工培训班,考了高低压电工本,现在一五星级工程部工作。如今,有技术就好找工作,技不压身,所以我没让我儿子上高中,技校毕业倒好找工作。
现场说话(某电视栏目编导)几天前,我被一电视栏目录取了。我认为自己被录取的原因一个是有5年电视实践经验,另一个是专业对口,我大学学经济,正好那个栏目又招有专业背景的。
边干边学不失身份
段扬(某装修公司监理)我在失掉工作后的两年中简直就像一只没头苍蝇满世界瞎撞,干几个月推销,跑几个月业务,倒腾几个月买卖,什么也没干长。而很多招聘单位都公开表明只要有实践经验的,实践经验就是本事。
我琢磨自己动嘴不成,动脑子做买卖也不成,但动手总应该成吧,要不然就得饿死了。我找到一家装修队,跟人家说自己会干瓦工活儿,过去,北京城里的四合院盖了很多小房,我说会干瓦工活儿,就是帮朋友盖小房时练的。人家说不要北京人,我只好说自己是北京郊区的,农闲时上城里找点儿活干。当时,我只想尽快找到一份工作,一个是自己才30几岁,年纪并不大;另一个是上有老,下有小,经济压力很大。
虽说我会砌墙,但装修需要掌握很多技术。那几年,我是边干边学。说实话,从外行变成内行并不难,只要事事留心,在实践中学习。经验丰富了,就可以当管理人员。
现场说话(天坛南里地区一居民)我们楼有好几个大小伙子,都20多岁,天天在楼前楼后闲聊,耍贫嘴。人长大了自食其力,天经地义,可他们还在吃爹妈,到哪儿是个头儿呀!
干别人没干过的事情
吴亮(某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我觉得还是得找别人没有干过的事情干,哪怕开始吃些苦。如今,人们对“自由撰稿人、自由摄影师、职业炒股者”等角色已经不再陌生。在潮起潮落与新旧更迭以及自生自灭之中,又冒出一批鲜为人知的新行业,比方说:“职业经理人、私家侦探、星探、刀客、职业炒房人、职业IT人”等。
这些年来,中国人的就业思路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人们逐步意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主体,自己才是打拼事业的惟一资本。当然,个人的年龄、爱好、才学、阅历、文化修养、社会关系、判断能力,甚至能否善意对待周围环境,能否在关键时刻不服输,能否宽容地与人相处等,都是干成一件事的要素。
然而,从改革开放初期“摆大碗茶”都能赚钱这件事上不难看出,“敢为天下先”是干成一件事的根本,我看大学生没有必要扎在大城市,去西部干几年,保证比在北京前途广阔。
现场说话(某猎头公司工作人员)大学生应该设立一个职业目标,始终向目标努力,成功的希望会比较大。我认为大学毕业生开始工作时最好别去大公司,大公司专业化程度高,分工细,对个人的发展不是特别好。我倒觉得大学刚毕业应该去中小企业,学会十八般武艺,成为多面手。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底层做过。
- 上一篇:让商业语言为你的简历添点料
《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相关文章
- 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 › 求职找工作的八条经验
- › 找工作的三个求职面试忠告
- › 找工作的自我介绍
- › 你找工作的目标是什么
- › 成功找工作的四大金科玉律
- › 求职找工作的八条成功圣经
- › 金融危机下找工作的16条忠告
- › 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找工作的七大最正确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