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这种场景,她记得只有高考时候发生过。
第二天6点多,宿舍同学还在睡觉,张玲就起床了,早餐也不想吃,出门开始人生的第一次试讲。
试讲内容很简单。在等待的两个小时里,张玲焦灼不安,她不停给同学打电话咨询。她问一个同学:“如果紧张了,语速太快怎么办?”同学安慰她:“那就转身擦黑板好了,没关系,放松就好了。”
午餐依然吃不下。中午时候终于听到招聘老师念她的名字了,她给自己鼓劲:“加油!”让脸上充满笑容,走入试讲室。
20xx年的中国充满了“加油”的呐喊声,年初的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现在轮到应届毕业生了。11月初,胡锦涛赞许“大学生村官”精神,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工作。随后,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措施,其中包括“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20xx年全国有14万余名毕业生奔赴农村,20xx年可能更多。
上海一名原籍云南的毕业生觉得同学们不乐意去西部。他的父亲劝说,西部受金融危机冲击不会很大,但他觉得会不适应环境。他感到20xx年就业岗位奇缺,一线名校毕业生都缺岗位:“大家现在困惑的是,已经不是‘按出身吃饭’了,都得‘自降身价’。”
这也让黎小兵感到吃惊。“天地食品”已讲好年薪8万-10万,但有些毕业生依然在填表时,在薪酬期望中写上“3000元/月”。她好奇地询问,这些毕业生说:“我们刚毕业,创造不了这么多价值。”
张玲基本不考虑薪酬,教师待遇基本上是全国统一的。当她试讲结束后,她觉得没戏了:太紧张,5分钟就讲完了,而且忘记了师生互动。心神定了之后,她反而感到饥饿,一下子吃了3碗米饭,回宿舍倒头便睡,一直从晚7点睡到第二天早9点。
张玲开始扩大“战场”,她先后去了成都、湛江试讲。“只要有机会,我就要抓住。”她说。
许多毕业生也在各地奔波,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廉价的“10元旅店”,不少住客是毕业生。20xx年南方周末就曾做过相关报道。
国家领导人也为大学生就业频繁出现在各高校。20xx年12月中旬,胡锦涛在辽宁考察时,专程去到沈阳人力资源市场,离开时,他指着墙上的标语对工作人员说:“就像你们这里写的一样,就业是民生之本,这关系到千家万户。”
不久后,温家宝先后出现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和重庆大学,他对大学生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如果说你们心里忧虑,我的心里比你们还忧虑。”
令中山大学生物科学系研究生孙亮感动的是,校长黄达人在校友日活动时说:“希望校友们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来帮助师弟师妹们。”约一个月后,一场校友企业家专场招聘会响应了黄达人的呼吁。
孙亮参加了“天地食品”面试,但没被录取。当记者在12月29日找到他时,他正要去面试。他现在手头还有3个面试机会。“希望今年回家前能搞定,明年形势可能更差。”他说。
11月中旬,张玲坐火车到成都,参加了北师大实验中学的试讲。由于有了经验,她自我感觉良好,包括成都的天气,也让她感到了一丝冬天的暖意。
12月初,湛江中学的一个分校给了她试讲机会。她坐了近30个小时的火车,带了方便面和十多本高中教案和专业书,睡不着就看书,一路颠簸到湛江。
湛江有个中学同学,陪着她去面试。在去中学的公交车上,成都的北师大实验中学给她来电:她被录用了。
张玲高兴得抱住同学:“你是我的福星,给我带来了好运!”
湛江中学也录取了她。在回西安路上,她一路发呆、睡觉,“心里踏实极了,找到工作的感觉真的很幸福”。她感慨着:“大学生找工作,要有许三多的精神,不抛弃,不放弃。”
但依然还有许多毕业生在四处奔波。圣诞节时,同学们问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徐娜想要什么礼物,她马上回答:“送我一份工作!”
在兰大附近的不少酒吧许愿卡上,写下最多的期望是:来年,请让我拥有一份工作。
责任编辑:未兰《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相关文章
- 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 › 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大学生亲历:找工作就要像许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