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这段时间我们一直沉浸在对《圆的认识》这一节课的研究中,首先要感谢木渎三小团队的老师对我们的初稿提出的评价和意见。通过不断地琢磨、仔细地推敲,反复地修改,对这节课的认识越来越深,教学设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结合木渎三小团队对我们初稿的评价,形成了以下的反思:
一、关于导入的设计
本节课的导入分四个层次进行,首先通过老师用线绳工具在空中旋转,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接着介绍含有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圆;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见到的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从而认识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圆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见,学生对它也比较熟悉,在课的一开始我们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图片的观察中清晰地看到这是圆,借助这样的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搜索自己曾经见到过的圆,从而初步地感知圆。最后通过摸一摸的游戏活动,让学生感受圆与其他图形的不同,在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圆。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感知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圆的兴趣。在初稿中,有老师提出关于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球”的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准备在学生举例时,看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就顺势利用实物解决“球”的有关问题,包括球与圆的不同以及球中有圆的问题。
二、关于画圆方法的处理
关于画圆的方法这一知识点的处理,我们准备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让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尝试画圆,接着学生反馈自己画圆的方法。在反馈时,主要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先区别用实物拓圆和用圆规画圆方法的不同,然后指出正确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圆规正确画圆。第二步联系用线绳画圆的方法,体会在实际运用中用线绳原理画圆的优点。最后比较用圆规画圆和线绳画圆的相同点,小结出画圆的方法是定点、定长、旋转一周。在认真反思初稿的基础上,我们觉得设计的意图是开放的,学生探索画圆的方法是主动的,但在反馈的过程中层次比较乱,所以在修改后的设计中注重了对反馈层次的把握,让学生在两次比较画圆方法的不同与相同过程中,体会它们的各自特点,找到画圆的原理和方法。
三、关于对圆的认识和特征的处理
在研究圆的认识与特征这一知识点时,我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第一种,把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它的特征结合起来,即认识半径以后,马上研究同一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并且长度相等等特征;另一种:是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再研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我们觉得第一种方法比较传统,由于这一环节的知识点比较多,而且研究几个知识点的方法雷同,这样老师的讲解就比较繁琐,学生缺乏研究的兴趣。所以我们就选择第二种方法,先让学生通过自学书本,找到圆各部分的名称,并认识它们,能在自己画的圆中标出。接着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通过有目的的探究活动,讨论交流半径的特征、直径的特征、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以及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相关知识。这样的设计避免了教师冗长的讲解,学生学习方式的单调,而且通过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有兴趣的,主动的进行探索。
四、关于数学史料的运用
本节课中我们两处引用到数学史料。这些凝聚着智慧的数学研究史料,我们不仅仅把它们作为引语或欣赏,而且还力求让史料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素材、发挥其数学的文化价值。
首先在学生对圆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以后,联系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说过:在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以此引发学生研究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不同。在探究圆的特征结束之后,借助多媒体呈现墨子的一句话:圆,一中同长。让学生用掌握的一些知识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古代关于圆的史料记载,还可以巩固对圆的特征的认识。.引用《周髀算经》中关于圆的记载,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拓展对圆的认识。在播放录象,理解意思以后,进一步引导思考: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6厘米,你能从中获得关于圆的哪些信息?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圆与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 上一篇: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课后反思《分数乘法》
-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分数乘法》
- › 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 › 小学数学《妈妈的账单》课后反思
- › 小学数学《整式的加减》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第二册《摆一摆,想一想》教学反思
- › 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教学反思
- › 2016小学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