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06年4月26日下午,教者在盐城中学艺术楼音乐教室上了一节高中音乐欣赏课,为了更好地提高教者的教学义务水平和促进同仁之间的交流学习,教者特作如下的教学实录:
一、组织教学
教者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接排了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让学生随乐哼唱,结果学生异常高兴,都带着一份好心情走进了音乐课堂,接着师生互问好。
二、整体性教学
(1)教者首先讲述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光彩夺目!接着教者范唱大家最熟悉的《青藏高原》和《阿拉木汗》中最具代表的乐句,让学生猜是哪个民族音乐,为什么?(2)教者提出问题:音乐的民族风格与哪些音乐因素有关系呢?
设计意图及效果:
(1)吸引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2)学生异常兴奋,紧紧扣住教学目标,新教学理念。
三、分析教学学阶段
1、藏族
a、课件展示,藏族风土人情,风俗习惯,自然引出酒歌。 b、在欣赏酒歌的同时,要求大家从旋律上理解乐曲。要求大家画出旋律线条。 c、讲解全曲由四个不规律的长短句组成五声调式 d、欣赏齐唱《青藏高原》讨论:(曲调清新流畅)
2、蒙古族
(1)辽阔的草原 a、介绍蒙古族的相关的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蒙古族人的性格特征等。)那么蒙古族音乐的风格有怎么的特点? b、课中欣赏(2)黑锻子坎肩 a、课件展示 b、艺术实浅师生合作,跳起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筷子舞
3、朝鲜族
课件展示(1)伽耶琴 与中国古老弹指乐器古筝之区别(2)欣赏《纺织谣》 4、维吾尔族
(1)总结简介新疆音乐的特点(2)欣赏《掀起你的盖头来》引出赛乃姆节奏(3)欣赏《青春舞曲》(4)随琴齐唱 四、探索性教学活动
讨论:你认为音乐风格主要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
五、拓展性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课余时间收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资料,在班上交流。
六、结束语
号召性结束语简练、干净、语言感染力强,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加强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大家能够将画出旋律线条,理解乐曲。
(1)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教师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集体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分析曲调节奏,体会长调音乐特点
效果:学生讨论热烈,发言涌跃效果好!学生随乐哼唱,气氛活跃。分析体会短调音乐特点。通过参与合作,提升了学生对短调音乐兴趣,学生合作气氛热烈参与性强,效果好!
让学生比较,讨论,听音乐。加深印象
引导学生从伽耶琴独特的音色中感受到朝鲜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真情实感。 讨论:
新疆音乐特点是否同老师所说?你认为呢?
课件展示,用周笔畅的《青春舞曲》让部分通俗音乐走进课堂,贴近时代,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学生发意见解独特,观点新颖效果好!)
一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教会大家学习方法,课后才是大家最大的学习课堂
本节课就是在这样轻松、愉悦的范围中度过,学习愉快地学习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要求,整节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了创新意识。当然还会有许多不足,多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教者表示衷心地感谢!
- 上一篇:音乐课堂教学反思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相关文章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 ›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教学实录及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