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23.就以上第21段(2)而言,在行使或转换潜在普通股时,普通股的发行通常不产生一项红利因素,因为潜在普通股通常按全额发行,结果会导致企业可获得的资源的比例变化。在一项权利发放中,行使价格通常小于该股份的公允价值。因此,这种权利发入包括一项红利因素。用于计算权利发放前积压期基本每股收益的普通股数量,是该发放之前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量,乘以下列因素的结果:
临近行使权利时每股公允价值 / 理论上每股行使权公允价值
每股理论行使权公允价值,通过临近行使权利时每股公允价值的总额加入行使权利的所得款项中,再除以行使权利后发生在外普通股股数来计算。如果在行使日前,权利本身将与股份分开来单独公开交易,则这种计算中所用的公允价值应选择股份和权利一起交易的最后一天的收盘价。
稀释每股收益
24.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可分配给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应根据所有具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的影响予以调整。
25.当本期发行在外的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全部转换时,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与基本每股收益的计算是一致的。即:
(1)配给普通股的净利润,由于当期根据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计算确认的税后股利和利息金额而增加,并依据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形成的收益或费用的其他的变化调整。
(2)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由于假定全部具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已转换而一直发行在外的、新增的普通的加权平均数而增加。
收益稀释的释例
释例--红利发放
20X0年的净利润
180
20X1年的净利润
600
截止20X1年10月1日
发行在外普通股数
200
20X1年10月1日
红利发放
20X1年9月30日每一股发行在外普通股送2股
200×2=400
20X1年每股收益
600/(200+400)=1.00
调整后的20X0年
每股收益
180/(200+400)=0.3
由于这种红利发放是一种不要求补偿的发放,该发入应视同其于20X0(最早的报告期间)期初前就已发生。
20X1年9月30日每一股发行在外普通股送2股
200×2=400
20X1年每股收益
600/(200+400)=1.00
调整后的20X0年
每股收益
180/(200+400)=0.3
由于这种红利发放是一种不要求补偿的发放,该发入应视同其于20X0(最早的报告期间)期初前就已发生。
释例--权利发放
净利润 20X0年:1,100
20X1年:1,500
20X2年:1,800
权利发行之前发行在外的股份:
500股
权利发放:
每5股发行在外普通股可购买1股新股(共100股新股)
行使价格:5.00
最后行使权利日:20X1年3月1日
临近20X1年3月1日行使权利时每股公允价值:11.00
理论上每股行使权公允价值的计算
(所有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价值+从行使权利中收到的总金额)/(权利行使前发行在外普
通股股数+行使权利时发行的普通股股数)
((11×500股)+(5×100股))/ ( 500股+100股)
理论上每股行使权价值=10.00
调整系数的计算
(行使权利之前每股的公允价值)/(理论上每次股行使权价值)=11.00/10.00=1.1
每股收益的计算
20X0
20X1
20X2
《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相关文章
- 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 › 国际会计准则第27号-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和对附属公司投资的会计
- › 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处理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O号-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1-2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O号-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揭示的信息1-1
- › 国际会计准则与国际金融框架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1-3)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1-2)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1-1)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1-2)
- › 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1-1)
- › 国际会计准则--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第37号(1-2)
- › 国际会计准则--准备、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第37号(1-1)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国际会计准则:股份公开交易的企业每股收益第33号(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