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摘 要]文章通过对通讯终端产品维修备件备品库的管理分析,提出对电子生产企业中备品备件库管理不能作为费用管理,而应该通过软件应用和管理制度创新,为企业增加效益。
[关键词]备件备品 电子 生产管理 ERP
短短几年时间内,在中国大陆企业间并购事件蔚为风潮。新企业并购旧企业、小企业并购大企业正大行其道。所谓并购(M&A),就是兼并(Merger)和收购(Acquisition)。毫无疑问,可以被买卖的显然是一种商品。在企业间并购中,区分购买企业资产还是产权,也就是界定交易标的的性质是至关重要的。但实际情况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的。以跨国公司事业部整体剥离为例,由于其业务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表面看交易标的是企业的个别资源,比如机器、专利、商誉等,但从性质上来看,更多偏向于产权交易。
本文作者工作于一家投资公司,虽然不直接从事生产运营管理活动,但试图通过曾经参与收购世界500强企业某通讯设备制造商终端事业部项目(以下简称EXPRO项目)(注:不包括手机业务)的剖析,就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提出一点拙见。
一、问题的引出
终端产品,以3C产品(电脑、通讯和家电消费品)比较具有代表性。产品的发展趋势是轻、薄、短、小,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制造商要不断推出新产品及提高产品交货速度。相当一部分通讯终端类产品还具有电子中间产品的特点,即自身具有独立功能外,还需配合主体产品销售。这部分产品一般由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所以这类商品具有市场需求变化大、单次采购批量大、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在洽谈EXPRO项目中存货资产时,实物库存中有相当数量成品或元器件被列在备件备品库项下。对这些实物库存进行尽职调查后,我们发现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1.绝对金额较为庞大。总金额占到该事业部年销售总额的4%以上;
2.所涉及的成品多数已不在公司目前产品目录(ITEM)项下,元器件也大都超过2年,需要重新检测性能;
3.实物资产和帐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财务部进行帐面管理,事业部负责实物管理;active成品中,除一部分在事业部由专人指定管理外,大量的产品处于在途周转或代理商手中,作为报修备品。
产生如此庞大的备件备品库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一)领料/成品手续复杂,而产品维修要求需要及时响应
事业部虽不负责采购和销售(见该企业生产材料采购流程图),但却要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产品维护。实际上是响应运营商(客户)的第一责任人。在产品出现问题时,为保证“一年包换”服务的及时性,客观要求事业部保有一定量的成品。
生产材料采购流程(Procurement for production)
(二)备件备品库管理不易,盘点管理困难
对于外包产品,OEM供应商往往采取总量上加1-2个百分点作为维修备件。公司仓库会随着产品销售发货,将同比例的维修备件拨给事业部,导致公司ERP很难在兼顾数量和账款下,正确处理。
事业部对拨付的这部分备品备件,除放置在现场仓库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在途周转或经销商维修备件。加上产品型号规格多,实际上难以对这部分实物库存进行冻结盘点。
(三)市场需求预测困难,常发生借货现象
终端产品市场市场变化快,产品的销售和季节有一定关系,但增长幅度和速度往往取决于运营商市场推广计划,需求几乎曾离散分布状态。当事业部在其保管的备件备品库达到一定量级后,一旦出现采购不及时,临时借调成品就会相当频繁。
通过上述对备品备件库的产生原因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来看,可以想见这部分资产认定对整个并购交易计价影响很大,主要表现为:
1.由于难以盘点和准确衡量备品所处工作状况,对active备品备件难以进行数量统计;
2.由于存在借货现象,不但使实物计量难度加大,更可能出现账外销售,引发道德风险;
《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相关文章
- 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 › 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电子生产企业的备品备件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