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 正文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

[11-10 13:03:53]   来源:http://www.77xue.com  九年级物理教案   阅读:8992
概要:(二)、新课教学 (问题1)螺丝刀在撬图钉时做何种运动?老虎钳又如何呢? (问题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 用(PPT演示)用撬棒撬石头、跷跷板、压水井;然后教师往教室门后面一指,扫地用的笤帚也是的;讲台旁边作图用的圆规;学生夹讲义用的夹子,剪指甲用的指甲剪等等。 (就地取材,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实验)实验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讲)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个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突出“转动”和围绕“固定的点”通过列举实物构建认知图式,逐步构建杠杆模型。) (问题3)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来自www.77xue.com网!http://www.77xue.com效果是使杠杆发生转动。这种效果可能同哪些因素有关呢? (出示)撬棒撬石头。 (讲)以撬石头为例,石头对杠杆产生的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的大小;人对杠杆施加的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F1的大小。从顺、
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标签:初三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中学物理教案,http://www.77xue.com
(二)、新课教学
(问题1)螺丝刀在撬图钉时做何种运动?老虎钳又如何呢?
(问题2)生活中还有类似的工具吗?
用(PPT演示)用撬棒撬石头、跷跷板、压水井;然后教师往教室门后面一指,扫地用的笤帚也是的;讲台旁边作图用的圆规;学生夹讲义用的夹子,剪指甲用的指甲剪等等。
(就地取材,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
(实验)实验时观察开瓶扳手、衣服夹子使用时的特点。
(讲)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作杠杆。这个固定点叫做杠杆的支点。 
(突出“转动”和围绕“固定的点”通过列举实物构建认知图式,逐步构建杠杆模型。)
(问题3)作用在杠杆上的力的作用

教案《九年级物理上册《杠杆》教案与教学反思》,来自www.77xue.com网!http://www.77xue.com

效果是使杠杆发生转动。这种效果可能同哪些因素有关呢?
(出示)撬棒撬石头。
(讲)以撬石头为例,石头对杠杆产生的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的大小;人对杠杆施加的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F1的大小。从顺、逆时针的转动方向,进一步理解动力和阻力,总结规律。
(讲)一般情况下,人作用在杠杆上的力为杠杆的动力,为了平衡物体的重力而使杠杆受到的力为阻力。
(问题4)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撬棒转动效果呢 ?
(实验)在用力撬石头时,如果将动力作用点向撬棒方向移一些,动力不变撬动的效果还一样吗?
(归纳)效果不一样,因为支点O到F1和F2的垂直距离不相等。
(实验)图中F1 、F2均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问题5)仔细寻找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归纳)支点O到F1和F2的垂直距离相等。可见:
在物理学中把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做力臂,用实线加双箭头表示。
 (通过探究,了解决定转动效果的另外一种重要因素:力臂,从而突破难点。加深对杠杆要素的理解。)
(问题6)请画出开瓶盖、跷跷板、压水井中力臂图示 
(归纳)从图中可以看出,杠杆可以是直的,弯的,也可以是任意形状;力臂有时在杠杆上(开瓶盖中的F1力臂),有时不在杠杆上(跷跷板、压水井);总结画力臂的四个步骤:一找支点,二找力,三画力的作用线,四作垂线。
(问题7)寻找支点在两端和支点在中间,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有何区别与联系?
(归纳)中间相同,两端相反(就是支点在中间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近似相同,支点在两端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近似相反)。
(结合顺、逆时针的转动[内容来于www.77xue.com网[www.77xue.com] www.77xue.com]就可以采取两条妙计确定动力和阻力方向的问题)
(问题8)开瓶盖的动力F1的大小和压水井中动力F1的大小由什么决定?
 猜想: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
(留下猜想题为下节课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做铺垫)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回忆一下,这一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哪些知识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讨论小结:1、学习了杠杆的定义: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杠杆的五个要素。
              2、杠杆示意图的画法:把杠杆机械抽象成一根硬棒。方法:先找支点O;再确定动力、阻力的作用点 ;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动力、阻力方向的方法;最后画出力臂。
 师:本节新授课是我们初三学习的第一课时,内容少,但较难理解和运应,希望大家课后加强复习和领悟。
(作为教师,不仅仅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收获”不仅是指学到了什么知识,而且在指在学习过程获得的研究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想一想”、“画一画”、“试一试”、“辩一辩”、“看一看”等形式的问题。特别是“想一想”的问题可以起到“点题”的效果,可以检验学生对“相对”一词的理解程度。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九年级物理教案初三物理教案,初中物理教案,中学物理教案免费教案 - 物理教案 - 九年级物理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