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政治教案八年级政治教案第四册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 正文

第四册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

[06-21 13:07:40]   来源:http://www.77xue.com  八年级政治教案   阅读:8927
概要:趣味竞赛:四人小组合作,请每个小组列举出我国的5个中国之最。准备时间:2分钟。列举不出为输。(教师可让学生当堂列举,也可事先准备抢答题目,题目可以是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形式可灵活多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小组1: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都是中国的世界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国家;(2)我国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北宋,我国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针;〈4)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第一人;(5)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地动仪。小组2: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有:(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例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3)我国不仅最早发明了指南针,而且印刷术、火药、造纸术都是我国人民最早发明的,它们被称为
第四册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标签: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http://www.77xue.com
趣味竞赛:四人小组合作,请每个小组列举出我国的5个中国之最。

准备时间:2分钟。列举不出为输。

(教师可让学生当堂列举,也可事先准备抢答题目,题目可以是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形式可灵活多样。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小组1: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都是中国的世界之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载哈雷彗星的国家;(2)我国的夏朝有世界上最早关于流星雨的记载;(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它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北宋,我国已在航海方面使用指南针;〈4)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把圆周率准确计算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第一人;(5)我国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地动仪。

小组2:我们列举的五个中国之最有:(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2)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例如,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3)我国不仅最早发明了指南针,而且印刷术、火药、造纸术都是我国人民最早发明的,它们被称为古代的“四大发明”;(4)我国古代的建筑技术也十分发达。万里长城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赵州桥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5)我国有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小组3:我们小组列举的中国之最是:(1)中国的蚕丝织品,长期令西方人羡慕不已;(2)中国的瓷器早就名扬天下,在中世纪的西方比黄金还贵;(3)中国铁器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之久,其产量和质量都令西方望尘莫及;(4)中国的医药学自成一家,为世人所瞩目;(5)中国的农学著作发表之早,数量之多为世界之最。


第四册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由www.77xue.com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www.77xue.com
www.77xue.com

小组4:我们组准备了10道竞赛题,想与其他组展开擂台赛,不知你们敢不敢应战。下面五道题请第五组回答:(1)我们常用的阴历,也叫农历起源于哪个朝代?(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3)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是哪些?(4)谁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人人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5)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从什么演变而来的?

小组5:农历起源于夏朝;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四大名著包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桃花源记》;汉字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小组4:回答完全正确。下面5道题请第六组回答:(6)2∞2年我国男子足球冲出亚洲,全中国为之欢欣鼓舞,尔知道足球起源于我国的什么活动?(7)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是我国的哪一部史书?(8)请列举出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9)请说出《离骚》、《天问》的作者是谁?(10)请举出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

小组6:足球起源于古代的蹴鞠活动;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之称的史书指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离骚》与《天问》的作者是屈原;我国古代有名的青铜器是商周时期的司母戊大方鼎和四羊方尊。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八年级政治教案初二政治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免费教案 - 政治教案 - 八年级政治教案

《第四册立志培养爱国情操(二)》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