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
总结: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司马炎 265年—316年 洛阳
东晋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建
康
南
朝 宋 刘裕 420年—479年
齐 萧道成 479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这一时期政治局面的特点是:“长期分裂,政权并立”。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安定,出现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高潮。
学生表演历史情境剧:《黄河流域乱如麻,中原人民要搬家》。(剧本附后)
出示资料:北人南迁图
思考:北方人民南迁的同时,会给南方带去什么?
因为北方比南方生产力水平高,所以北人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并提供了劳动力, 促进了江南的开发,也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出示:材料1:(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这是因为,汉代的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已逐渐得到开发。
想想看,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二,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三,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
出示图片:南方经济的发展。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情景剧:黄河流域乱如麻,北方人民要搬家。(找4个学生表演)
人物:北方人甲、北方人乙(爷)、北方人丙(孙)、南方人
北方人甲:糟糕,又有乱兵来抢劫了!唉!这转眼间换了几个皇帝,经历了这么多政权,一会儿是战争,一会儿是赋税,庄稼也收不上来,土地也被践踏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听说南边情况好点,赶快收拾东西走吧……
哦,对了,我得带上劳动工具,还有书籍,种子也带一些吧,看看在南方能不能用得上。
北方人乙(爷):怎么?你要去南方吗?你可知南方地广人稀,穷乡僻壤,全是蛮荒之地……我可不想离开家乡。
南方人:你从中原来吗?欢迎你们到南方来!可是,我们除了河边那片土地,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东西来接济你们。
北方人甲:没关系,这里又温暖又湿润,我带来了工具、书籍和种子,只要有土地就有希望。
南方人:是吗?快让我看看,(指着犁十分惊讶),你们就用这个来种地吗?
北方人甲:对,让我们共同劳动来创造美好未来吧!
(100多年后)
北方人丙(孙):爷爷去世了,父母也死于战乱,我也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江南,难道真的要像爷爷说的与野蛮人为伍吗?(赶路……)不过,这一路走来,人多车密,并不像很荒凉的样子呀!(抬头)那是什么地方?高大的城墙气势宏伟,远远地听见吆喝声,难道我又回到洛阳了吗?不对,那一定是建康,原来不起眼的小县城现在可实实在在是座繁华的大城市啊!我要留下来。
师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政权分立时期,从这一时期开始,我国南方的经济就逐渐发展并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趋于平衡。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南方的经济依然落后于北方。直到两宋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最终南移。
四、课堂小结
五、练习与探究
1.图说历史: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2.慧眼识错:316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洛阳,史称东晋。383年,鲜卑族建立的前秦与东晋发生了官渡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3.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 上一篇:生我养我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