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文章来 源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内容标准
描述宋代城市生活;了解古代的重要节令和民间生活习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⑴知道宋代城镇的规模、特点、著名城市(大都市开封、杭州和区域中心城市苏州、武昌)以及《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
⑵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体育和传统节目的内容。
2、能力培养
⑴识读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了解皇城、里城和外城的基本轮廓
⑵陈述《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汴京城的繁华景象
⑶归纳宋代城市的规模和特点
⑷制作《宋代衣食住行表》
⑸描述瓦舍勾栏的概况
⑹联系课文,指出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和传统节目⑺结合所在居住地,议论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比较新老城镇的布局和市容
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
⑴通过分析宋代城镇的规模和特点,加深对我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的认识。
⑵通过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
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
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
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三、教学方法
讲述法、自学指导法、图标法等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宋代的城市生活呢?”从而导入新课。
过程:
一、宋代城镇
1、指导学生识读《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了解东京城的基本轮廓,主要包括皇城、里城和外城。
2、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内容,结合前面学过的唐朝长安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⑴宋代城市发展的规模如何?其代表性的城市有哪些?⑵宋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通过思考并回答上述问题,使学生在与唐朝长安城比较的基础
上进一步了解宋代城镇发展的规模及其特点,认识到与唐朝的
不同和进步之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结合课本的材料及图
片《北宋白兔铁针商标图》和P62页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局部)作进一步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认识。
二、市民的衣食住行
可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制“宋代市民衣食住行特征表”如:
衣 食 住 行
衣料:麻布
丝织
棉布 主粮:北粟麦南稻米
肉类: 北羊
南猪
饮料:茶、酒 房屋:城市瓦房
农村茅屋
家具:背靠椅
高桌子 百姓:独轮车
畜力车
官宦:轿子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资料作一
下讲解,作进一步强调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
三、市民文化生活
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结合课本的图片和描述,思考并回
答以下几个问题:
⑴宋代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⑵宋代市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有哪些?
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课本图片、资料再作具体的讲解,使学 ⑶课本P53页思考题。
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小结:思考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并强调指出随着南方政治的相对稳定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的城镇也得到相当大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商业的活跃、城市格局的突破都反映出城市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的发展、变化和繁荣不仅对市民的衣食住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极大的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五、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填空、单项选择题。
教学后记
- 上一篇:2014届高三政治归纳复习教案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相关文章
-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 › 第9课 画几何图形”教学设计
- ›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 › 第9课 “文革”经历访谈
- ›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 › 第9课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
- › 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 ›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9课 宋代的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