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文 章来
源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的重要决议,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政治路线,四项基本原则
思想德育目标
1、中共十二大提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我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树立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观念。
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
3、中共“十三大”确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中共“十四大”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共十五大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通过对以上会议的分析总结,加深学生认识,培养学生在党的领导下为祖国振兴而奋斗的决心。
能力训练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使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当代一些重大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的能力和动态历史观。
重点与难点
重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
难点:中共“十三大”关于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而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果。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把它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那么,这一理论有哪些基本内容?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下面来学习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教学过程
一、前提条件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使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敢于突破传统理论的认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正确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特别是吸取“文革”的教训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党的政治路线,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决定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3、邓小平同志善于把握时代主题,体察广大群众的要求,总结广大群众的创造,对这一理论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形成过程
1、酝酿阶段:1975年邓小平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
2、开始产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党开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全面的拨乱反正,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始起步,这次会议标志着这一理论开始产生。
3、提出理论:1982年,党的“十二大”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取得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的基本结论。
回答问题:
1)材料中说“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请举例说明。
2)这次会议的指导思想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是否一致?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相关文章
-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 第三节 降水和干湿地区 教学设计
- › 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
- ›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 › 第三节 水资源
- › 第三章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 ›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第一课时)
- › 第三节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 › 第二章第三节 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 -
- › 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 ›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三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