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389次
概要:思考: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要意思是什么?其本质目的何在?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主要意思:让各种不同的思想能够在北京大学得以自由传播。本质目的:推动新思想在北大传播,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主要原因: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的学术思想空前繁荣。三、前期的新文化运动1、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教师首先解释以下概念民主:指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民主又叫德先生(Democracr);科学又叫赛先生(Science)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思考:蔡元培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主要意思是什么?其本质目的何在?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主要意思:让各种不同的思想能够在北京大学得以自由传播。
本质目的:推动新思想在北大传播,鼓励新文化的倡导者去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
主要原因:蔡元培的办学方针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纷纷到北大任教,使得北大的学术思想空前繁荣。
三、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1、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
(1)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教师首先解释以下概念
民主:指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民主又叫德先生(Democracr);科学又叫赛先生(Science)
科学: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旧道德: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儒家传统道德。
新道德:指资产阶级的道德,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
【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孔子者,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也。宪法者,现代国民自由之证券也。专制不能容于自由,即孔子不当存于宪法。” ---李大钊
问题:历代统治者为什么要倡导儒家思想?
答案:孔子以后的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地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所以,历代统治者倡导儒家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材料2: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
问题: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答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我们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不能全盘否定。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旧文学是旧道德的载体。为了彻底反对旧道德,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反对旧文学,主张文学也要来一次革命。他们认为新文学的语言是白话的,文体是自由的,这样就可以注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思想。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接着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鲁迅将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展示下列材料: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鲁迅《狂人日记》
2、对前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1)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进步性:
弘扬了民主和科学思想;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探究学习】近代中国有哪几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们对封建思想有怎样的冲击?
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围绕着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这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等问题展开了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相关文章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第15课 有人脸的器物
-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 › 第15课 人生仪礼
- › 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 › 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抗日救亡运动
- › 第15课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 ›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 › 第15课 明朝君权的加强
- › 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案
- › 第15课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