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图形;
提出问题:除去污点的方法和步骤。
新课引入:为了美化图片、美化环境,今天我们就来当一回美容师,还一个美丽、整洁的环境。
提示课题:图形的修改。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缺憾,利用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想学、乐学。
(二)提出任务,激发兴趣
【任务】拥有很多污点的图片,应该怎么样把污点去掉?
由于以前学过初步的橡皮擦除知识,学生自然会知道使用橡皮工具。可污点这么大,擦起来肯定要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
1.教师讲解
用课件演示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
(1)选中“选定”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长方形区域。
(3)单击“右键”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第二种方法:
(1)选中“裁剪”工具。
(2)在污点外拖动出需要去除图形多余部分的一个不规则的区域。
(3)单击“右键”菜单中的“清除选定区域(L)”命令。
(4)用“喷涂”工具涂色。
将操作步骤用课件有条理地向学生交待清楚,对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操作习惯是相当有用的,同时也体现了课件应有的实用价值。
2.合作探究
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合作之前提出要求:
(1)个人依靠老师提供的学习步骤探究三分钟。
(2)两分钟后,需要帮助的同学举手。
(3)会了的同学当小老师,去帮助举手的同学。
3.学生汇报交流
说说你是选择了哪一种方法,为什么选择它,让同桌每人选用一种方法操作,比比谁快。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知道根据不同的图形选择合适的方法。
4.教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为了能让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橡皮”、“选定”、“裁剪”三种工具在使用的异同点制作成表格,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
设计意图:小组协作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一种方法,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与自主学习存在着矛盾。比如:有的同学虽然不会,但是他不希望马上有人来教他,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技能或知识。所以我先让学生探究几分钟,需要帮助再请教别人。
(三)设置悬念
1.教师演示
屏幕广播教师擦除污点,擦除之前,先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学生会惊讶于教师不需要涂色就可以修改图形。
本环节通过设置认知上的冲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继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在擦除之前使背景色和画图区的背景颜色一致,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就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同学找出办法,我将再演示一遍,同时提醒他们仔细观察,培养他们仔细观察的习惯。
- 上一篇:认识滤镜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