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理解常用文言实词》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正文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理解常用文言实词》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

[11-10 00:02:41]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语文教案   阅读:8562
概要:理解常用文言实词 一、教学内容 文言实词 二、教学重点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 三、重点问题 阅读古文,字句上的障碍主要是文言实词的理解。它包括常见多义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辨识,古今意义的比较筹项。 (一) 怎样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高考对文言实词理解的考察,其着 眼点也是依据具体语境作辨析。这里从依据具体语境的角度提供一些理解的途径。 1. 依据句意解释词义 所谓句意,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他构成实词的一种语境,因而是理解并解释 的依据。 [例1]案 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梁鸿传》) ②因拔刀砍前奏案,曰:“诸将史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④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4个句子中加点“案”的含义各不相同。句①“举案齐眉”后来成为一条成语。全句是说,梁鸿每次回家,妻子替他准备好饭食,不敢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理解常用文言实词》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标签: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http://www.77xue.com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
一、教学内容
文言实词
二、教学重点
理解常用文言实词
三、重点问题
 
阅读古文,字句上的障碍主要是文言实词的理解。它包括常见多义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词类活用和通假字的辨识,古今意义的比较筹项。
(一)   怎样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据具体语境。高考对文言实词理解的考察,其着
眼点也是依据具体语境作辨析。这里从依据具体语境的角度提供一些理解的途径。
1.  依据句意解释词义
所谓句意,就是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他构成实词的一种语境,因而是理解并解释
的依据。
[例1]案
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梁鸿传》)
②因拔刀砍前奏案,曰:“诸将史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赤壁之战》)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④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4个句子中加点“案”的含义各不相同。句①“举案齐眉”后来成为一条成语。全句是说,梁鸿每次回家,妻子替他准备好饭食,不敢在他前面抬头看,只是把剩饭食的“案”举的和眉眼一般高,请梁鸿吃。参照“案”的结构可知,这里的“案”总盛饭食的木制托盘。句②是说(孙权)拔出佩刀砍前面放奏议的“案”,并宣布命令,可知本句的“案”是几案,即桌子。句③后一分句是说,没有官府的“案”牍使身体劳累。参照“牍”(文书)的含义,可知这里的“案”指案卷、文书,与“牍”同义。句④说,秦王召唤官吏“案”地图,指出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给赵国。据此可知这里的“案”同“按”是察看的意思。从词性上看,本例为动词,前3例为名词。
2.依据前后述说的内容解释词义
词语前后述说的内容就是词语的语境,较之句意是更大的语境。它也是解释实词的依据。
[例2]  谢
①……则与斗仓酒,会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②旦旦不可不早来谢项王。(同上)
③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④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同上)
本例4个“谢”都是动词。句①前面说项羽命令侍者给樊哙赐酒,侍者给了一大杯酒,于是哙拜“谢”,之后,起身,站在那里把酒喝了。可见这里的“谢”是“道谢”。句②前文说刘邦欲王爷中,项羽要攻打刘邦,刘邦作了一番自我辩解,项羽接着说了这句话,可见这里的“谢”是“谢罪”。句③先说“谢家”的时间,后说“来贵门”,可见“谢”是辞别。句④是全文的结尾,“戒之慎勿忘”含告戒之意,“谢”后跟宾语“后世人”,据此可知这里的“谢”是劝告之意。
3.依据语句间比照、应衬等关系解释词义
古文中常见句式整齐,结构相同的语句,这些词句的内容或同义反复,或相反、相对,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诸侯之地有限,举秦之欲无厌”(《六国论》),而且词语之间往往有比照、映衬等关系,这种行文特点可以作为解释的依据。依据“南取汉中”之“取”,可知“西举巴蜀”

教案《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理解常用文言实词》教学设计》,来自www.77xue.com网!http://www.77xue.com

的“举”也是“攻取”的意思,依据“有限”与“无厌”相反的关系,可知“厌”通“餍”,即“满足”之意。
又如“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一句中,“礼”与“行”(行为、作为)并提,与“让(谦让)”相比照,可知它的意思是“礼仪”。
4.依据词的搭配关系解释词义
词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也构成语境,也有助于理解词义。
[例3]
①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②     假舟楫者,非解水也,而绝江河。
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1] [2]  下一页


Tag:高三语文教案高三语文复习教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免费教案 - 语文教案 - 高三语文教案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理解常用文言实词》教学设计-高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