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作者:并非涩郎 转贴自:一两月光 点击数:320 更新时间:2004-10-18 文章录入:并非涩郎 ]
教材分析:
本文是根据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五十回的有关情节改写的。它记叙了了东汉末年,曹操带领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它告诉人们必须知己知彼,看准敌人的弱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才能克敌制胜。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分析东吴军队取胜的原因,知道知己知彼、扬长避短的意义。
2、 深入理解课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3、 知道战争的残酷性,教育学生珍惜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在问答中学会简单地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根据课文主要内容质疑问难、快速地回答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奖品两份、学生自制记者证、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古词激趣。
1、 课件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背景:苏轼《赤壁赋》)
2、 导入: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不管是奔流不息的大江、气壮山河的歌曲,还是流芳千古的诗篇,都诉不尽《三国》的英雄豪杰。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三国》,走进历史,用心去感受战争的硝烟和智慧的力量。
二、 复习旧知,健脑热身。
1、 同学们对三国的历史都很感兴趣,那么你们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了解这段历史的?
2、 课件出示以下“健脑操”,指名回答:
A.〈〈赤壁之战〉〉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 〉〉改编的。我知道它的作者是( )。
B.既然是改编的,那么你知道和原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改动了哪些情节?
C.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 〉〉、
〈〈 〉〉、〈〈 〉〉。
3、 讲诉有关〈〈赤壁之战〉〉的笑话一则,引出课文主要内容,并指名回答后齐读:
〈〈赤壁之战〉〉主要叙述了( ),( )率领80万大军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 )在老将( )的帮助下,用( )和( )的方法,以少胜多,大败敌军于( )的历史故事。
三、 创设情景,明确任务。
1、创设情景:
如果〈〈赤壁之战〉〉发生在现代,战争的双方肯定会在战前战后举行各自的新闻发布会。我们今天就让时光交错,给曹操、周瑜和黄盖一个说话的机会。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这场惊心动魄的著名战争。
2、 明确任务:
A。全体同学都有权利扮演小说人物或媒体记者。
B。根据〈〈三国演义〉〉和〈〈赤壁之战〉〉的特点,确定自己记者身份的单位名称,填在空白的“记者证”上并佩带好记者证。
C。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来练习复述课文内容。
四、 大胆质疑,学会复述。
1、重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战前一段、战时和战后一段。)
2、品读课文,大胆质疑,准备好要提的问题。
3、 指名学生分别扮演曹操、周瑜和黄盖,其他学生扮演记者,先分四人小组模拟“新闻发布会”。
4、 教师主持“战前新闻发布会”。(指名学生扮演小说人物,自由问答,结合课件教师随机小结人物在战争开始前的不同心态。)
- 上一篇:数学教案-年、月、日的练习
《《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 《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 《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赤壁之战》(大话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