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乐音与噪声(1)
【教学目标】
从生活经验中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品,能用实验验证影响乐音特性的主要因素。能知道影响常见乐器发音特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
体会乐音的特性:响度、音调和音品。
【课 时】1课时
【教 具】收录机、磁带(几种乐器的独奏曲)、吉他、橡皮筋
【教 法】以观察、实验为主,辅以讲解、讨论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www.77xue.com网)】
一.复习提问
1、锣发声时,有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为什么?
2、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甲同学听到了两下响声。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
3、为什么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地站在一起,也无法听见对方的声音,只能靠无线电交谈?学生回答
二.新课引入
用吉他奏出几个音,让学生分析有何不同。原来是这几个音的音调不同。
三.新课讲授
乐音和噪声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声音,有规律、好听悦耳(使人感到愉快)的声音叫做乐音;无规律、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噪声。
演示,先一段优美的轻音乐,后用铁片刮,让学生感觉。
讲述:同样是乐音,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听得见,有的听不见。为什么呢?乐音有一些特性。
乐音的特性
1.响度(loudness)
(1)声音不但有高有低,还有大小(强弱),在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2)响度与什么有关系
演示:先轻敲音叉,再稍重敲音叉,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强弱,叉股把塑料球弹起的幅度怎样?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将一根橡皮筋张紧,先轻轻拨动张紧的橡皮筋,再稍用力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注意两次听到声音的强弱有什么不同?橡皮筋振动的幅度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得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演示:打开录音机保持其音量不变,教师拿着录音机走近学生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变大,远离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变小。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系,离声源越远,声音声音越小,响度也越小。
(3)响度的量度
在声学上,人们学用分贝作为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强弱。
阅读课本上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耳的感觉情况
2.音调
在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pitch)。通常我们把音调高的声音叫高音,音调 低的声音叫低音。
再欣赏音乐,由学生区别高音、低音,反复二三次。
弹吉他两个音,让学生区分高、低音。
音调由什么决定的?
演示:转动齿轮(如课本图3-20所示),注意听两次发声有何不同?同时注意观察齿轮的齿数。
问:音调跟声源振动的快慢有何关系?学生回答。后再次验证
小结:振动快的音调高,振动慢的音调低。
振动的快慢取决于每秒振动的次数,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振动得越快。物理学中把声源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其符号是Hz。如果声源每秒振动50次,它的频率就是50Hz。
频率高,振动快,频率低,振动慢。现在我们可以总结音调高低的原因了,请大家填好课本方框中的填空。
声源振动的频率高,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低,声音的音调低。
简单说就是“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
人发音的音调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小孩的音调比成人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高。同样是成年的男人(或女人),音调也有不同,故在音
乐界有男(女)高音、男(女)中音之分。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Hz到1100Hz左右。
音乐上的调,就是根据物理上的音调得出的。如中音“C调”中的“1”的频率是262Hz,“1”的频率是524Hz;;“D调” 中的“1”的频率是294Hz,“1”的频率是589Hz。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 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功率》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能》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能》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压》教案二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与热》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教案
-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电阻》教案二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八年级物理上册《乐音与噪声(1)》教案-初二物理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