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闭关锁国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8467次
概要: 2、自然经济为根源 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即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也是造成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3、自大心理的反映 明朝中叶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时的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这一状况并不了解,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落后的“蛮夷之邦”。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地视西方为“夷”、为“藩臣”,就是这种自大心里的典型反映。 三、探讨“闭关锁国”的不利影响 组织学生探讨“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作用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维护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但决不能评价过高。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归根结底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是一种愚昧保守的鸵鸟行为,
第16课 闭关锁国,标签: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2、自然经济为根源
清朝前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不需要外来商品也可自我供给。乾隆帝给英国国王的信中说“天朝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即是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思想上的反映,也是造成清朝统治者故步自封、闭关自守的根本原因。
3、自大心理的反映
明朝中叶以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中国与世界的距离逐渐拉大。而当时的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这一状况并不了解,一直以为自己是“天下的中心”,其他国家都是落后的“蛮夷之邦”。清朝统治者妄自尊大地视西方为“夷”、为“藩臣”,就是这种自大心里的典型反映。
三、探讨“闭关锁国”的不利影响
组织学生探讨“闭关锁国”对中国社会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在学生探讨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如下:
1、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西方殖民者入侵的作用
“闭关锁国”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维护主权和民族独立的考虑,但决不能评价过高。因为,“闭关锁国”政策归根结底是一种消极落后的政策,是一种愚昧保守的鸵鸟行为,它并不能削弱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力量,相反却妨碍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和倒退,最终仍无法防御西方殖民者的入侵。
2、更大程度上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挨打
不加分辨地关闭国门,一是导致海关制度混乱,贪污勒索公行,增加商品成本,影响商品质量;二是导致盛世之下,君臣安祥太平,刮民脂民膏,奢侈无度,引起内乱;三是导致中国与世界的隔绝,中断了正常的外贸和外交活动,阻碍了中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国从此被抛在世界进程的后面,这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最终造成了中国的落后挨打的结果。
小结: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汉唐的辉煌,也有明清的血泪。汉时,张骞出使西域,试图打开对外交流的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唐时,中国自豪地向世界敞开国门,带来的是唐朝空前繁荣和全世界的尊敬;明时,国门开始合拢,为郑和的下西洋,使中国一度扬威海外;到了清朝,国门终于完全关闭,这并未给中国带来安宁和稳定,却将鸦片与战争带来了苦难的中国,中国历史就这样步入了近代社会。
板书设计
一、“闭关锁国”的大致过程
1、明朝
2、清朝
二、“闭关锁国”原因探究
1、 防范自卫的产物
2、 自然经济为根源
3、 自大心理的反映三
三、“闭关锁国”影响分析
1、 一定程度上起了防止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作用
2、 更大程度上导致中国落后挨打的结果
教学后记
源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2课 陈胜吴广起义
《第16课 闭关锁国》相关文章
- 第16课 闭关锁国
- › 第16课 唱起来 跳起来
- ›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 第16课 社会交往
- › 第16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
- › 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 第16课 全民族的抗战
- › 第16课 闭关锁国
- › 第16课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 ›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 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 ›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闭关锁国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闭关锁国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闭关锁国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16课 闭关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