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案 阅读:8354次
概要:A.《论语》 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二、非选择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⑴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⑵这一作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⑶这位伟大诗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地位? ⑷我国哪一传统节日就是纪念这位诗人的?【拓展视野】1.(河南安阳卷)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A.尚未成熟的文字B.也叫“铭文”C.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D.原始文字2.(河南许昌卷)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A.孔子B.孙子C.屈原D.韩非子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知识梳理】一: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西周晚期二:夏朝、扁鹊三、屈原、离骚、世界文化名人【自主检测】选择题:B.C.A.B.A.B.非选择题:(1)《离骚》;屈原;(2)爱国主义情感 (3)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⑷端午节【拓展视野】C C文 章www.77xue.com上一页 [1] [2]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标签: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A.《论语》 B.《离骚》 C.《道德经》 D.《伤寒杂病论》
二、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⑴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
⑵这一作品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⑶这位伟大诗人在世界文化史上有什么地位?
⑷我国哪一传统节日就是纪念这位诗人的?
【拓展视野】
1.(河南安阳卷)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是( )
A.尚未成熟的文字 B.也叫“铭文”
C.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原始文字
2.(河南许昌卷)我国民间节日“端午节”的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 )
A.孔子 B.孙子 C.屈原 D.韩非子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知识梳理】
一:甲骨文、商朝、金文、铭文、西周晚期
二:夏朝、扁鹊
三、屈原、离骚、世界文化名人
【自主检测】
选择题:B.C.A.B.A.B.
非选择题:(1)《离骚》;屈原;(2)爱国主义情感
(3)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⑷端午节
【拓展视野】C C
Tag:七年级历史教案,初一历史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七年级历史教案
- 上一篇: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相关文章
-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 第8课 拼拼搭搭
- › 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 ›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 › 第8课 欧洲殖民者的扩张和掠夺
- › 第8课 动乱中的国民经济
- › 第8课 辛亥革命
- › 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 《生活与哲学》第8课学案
- › 第8课 给图着色
- › 第8课 认识画图”教学设计
- › 第8课 宋代的社会生活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