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二历史教案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正文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0-10 21:44:3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二历史教案   阅读:8657
概要:二、学习延伸1.探究活动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可设计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2.阅读与思考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标签: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http://www.77xue.com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进行一场课堂讨论,谈谈对宋明理学的评价。作为一种流传几百年的传统文化,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有哪些内容是不科学和不正确的?可以各抒己见。(可设计小型的辩论会:《宋明理学的利弊》)
思路引领:(1)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小到家庭,大到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因循守旧的观念;④重利轻义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
(3)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2.阅读与思考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朱熹
你认为朱熹这句话有道理吗?为什么?
解题关键:读懂材料,提取信息,领会含义,客观分析
思路引领: 避免绝对肯定或全盘否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分析评价。
答案提示:
答案一:有道理。动物只有生存的本能,而人是有思维能力的高级动物,能够通过一定的伦理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建立合理的社会规范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保证人类社会能够稳定地、有秩序地向前发展。朱熹的“五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的优秀遗产。但也包含了一些诸如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
答案二:没道理。朱熹提出“五伦”观念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它是旧有的封建的伦理道德,是适应旧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束缚劳动人民的精神枷锁。其中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等封建糟粕,更是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五伦”也并不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制造工具。但也包含了古代中国人民的一些思想智慧。
(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中学 肖音、马莉)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大性也。……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
──《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
道者,天理之当然,中而己矣。知愚贤不肖之过不及,则生禀之异而失其中也。知者知之过,既以道为不足行;愚者不及知,又不知所以行,此道之所以不常行也。
──《四书集注•中庸章句》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2.课文注释
葛洪及其“儒道合一”的思想
葛洪(约283—约343),东晋道教大师,医学家,文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江苏丹阳句容人。少时以儒学知名,后崇尚道教。303年,曾任将兵都尉、伏波将军等,后弃官至洛阳,广求异书。晚年到离广州不远的罗浮山炼丹,企图长生不死。著有《抱朴子》、《神仙传》,另著《金匮药方》(100卷),又托名刘歆撰《西京杂记》,还写有诗、赋、碑等百卷,移、檄、章、表等30卷,已散佚。另有《肘后备急方》4卷,为古代医学名著。其所著《抱朴子》70卷。葛洪把儒家的纲常名教融合到道教理论中来,宣扬道教徒必须积善立功,以儒家的道德规范制约自己的行为。“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同时,葛洪又用道家的“玄”、“道”、“一”等哲学范畴来附会他的长生不老的神仙理论。这种儒道双修的神仙道教理论,是魏晋以来合儒道为一体的玄学影响道教的体现,也使道教完全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Tag:高二历史教案人教版高二历史教案,高二历史上册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二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