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2、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文革对民主与法制的践踏。
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
2、“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其国际国内意义。
文化
1、思想:建国后,毛泽东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理论。毛泽东在各时期的军事、政治、文化、外交、党建、统战等方面均有创见。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科技:“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思想: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2、科技:电子计算机、载人航天等领域成就巨大。
时间、分期
20世纪下半期的世界(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
五十至七十年代初
七十至八十年代
九十年代以来
世界历史
经济
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和联邦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以及经济政策的性变化。
2、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和发展、世贸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政治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制、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 “北约”和华约;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2、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出现:欧共体的形成、日本崛起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2、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后果。
苏联解体、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文化
1、 文艺: 20世纪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性作品;二战后苏联电影。
2、科技:电子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诞生。
选修
改革、人物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文章来 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相关文章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 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 2014届高考历史经济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的农业文明
- › 2014年高考历史必备――易错点精析终极大盘点
- › 2014届高考历史 三农问题
- › 2014届高考历史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 › 2014届高考历史世界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发展
- › 2014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
- › 2014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的重大改革与变法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谷歌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soso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 在搜狗中搜索相关文章:高考历史通史复习知识结构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