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 正文

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459
概要:文章www.77xue.com w 第十五专题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主干知识整合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1.出现原因(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各种理论的指导。(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2.基本认识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思考讨论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
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文章www.77xue.com
w

第十五专题 中国古今主流思想的演变及古代科技文化 ●主干知识整合 一、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1.出现原因 (1)各个诸侯国在混战的局面下要求政治改革,以便在相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 要各种理论的指导。 (2)私学的兴起,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相对自由的学术风气使各个学派得以 发表自己的政见和主张。 (3)封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4)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天文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人们的认识水平。 2.基本认识 百家争鸣,实际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大变革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旧的思想观念被打破,需要思想理论的重新认识,百家争鸣就是思想领域对种种历史、现实问题斗争的反映。这一潮流的出现,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思考讨论 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和借鉴意义? 提示:法家主张的“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二、儒家思想的发展变迁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中国人民的价值取向和道德标准,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1)春秋末期产生,其创始人为孔子,提倡“仁”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2)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3)西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提出“大一统”思想,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儒家思想至此成熟,成为历代封建统治的政治思想。 (4)宋元时期儒家思想进一步发展,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 (5)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其正统地位动摇。 (6)“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毁灭性打击,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之一。 (7)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有所提升,成为进行传统文化和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思考讨论 孔子在春秋时期提倡“仁”的学说,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心理,但并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为什么? 提示: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人民渴望安定与统一;儒家思想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人际关系,比较符合人们的要求。但战乱兼并的状况下,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2.儒家思想被尊崇的原因 (1)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正统思想,主要在于其理论本身宣扬天人感应,道德规范,提出大一统,迎合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 (3)儒家思想有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阶级所喜爱。 三、唯物思想的发展演变 1.演变历程 (1)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东汉前期的王充,对神学展开了深刻的批判,认为万物是由元气构成和“人死 不为鬼”。 (3)南朝时期的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提出人的精神与形体是统一的。 (4)明清之际的王夫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唯器”的唯物观点。 思考讨论 唯物思想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过来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 发展。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 提示: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农具的推广,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在总结生产斗 争的基础上出现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这一思想的产生,推动了人们对自然 的改造进程,也带动了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秦汉以来科学技术有了一定的发展, 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大进步,于是出现反对宗教迷信的唯物者,如王充、范缜等人。明清之际,王夫之等人的思想,又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西学东渐”的开展。 2.基本认识 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伴随与唯心迷信思想的斗争, 唯物思想产生并不断发展,反过来推动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 四、近代现代的思想解放 1.发展历程 (1)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的思想: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魏源等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揭开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序幕;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特别提示 近代的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要注意与政治上的救亡图存的斗争。 (2)资产阶级的救亡图存的思想:资产阶级以资本主义为武器,包括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维新派,主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