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七七学习网教学文章免费教案历史教案高三历史教案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社会制度» 正文

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社会制度

[05-11 15:22:15]   来源:http://www.77xue.com  高三历史教案   阅读:8878
概要:文 章来源 onth="2" Day="1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5、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②近代维新派;③近代革命派;④近代新文化运动;⑤法国启蒙思想家等。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
2017届高考历史中国古代社会制度,标签: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http://www.77xue.com
文 章来
源 onth="2" Day="1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③两次帝制复辟:袁世凯1915年当上“中华帝国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5年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发起护国运动,袁世凯于1916年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夏,张勋拥戴清废帝溥仪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全国人民一致反对,段祺瑞组织“讨逆军”乘机打败张勋。 5、中外思想界对专制主义的批判:①明末清初:黄宗羲等;②近代维新派;③近代革命派;④近代新文化运动;⑤法国启蒙思想家等。 6、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评价:在封建社会早期(明清以前)以进步作用为主;明清以后严重阻碍社会发展,日趋反动,以消极作用为主。根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世界历史向资本主义过渡。阻碍的表现:政治上,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违背历史潮流;经济上,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不利近代科学的发展;对外关系,闭关锁国政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表现):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的传播;③能有效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从事大规模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水利、交通、防御等),奠定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④有利于抵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和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表现):①政治方面:皇权专制,易成暴政(秦、隋);压抑民主政治,束缚才智创新;“人治”、官僚、特权、腐败等。 ②经济方面:越来越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压制新生产关系成长等。③思想文化方面:文化专制主义。死读经书,学不致用;科技发展日益停滞;不问政事,禁绝民主;中华文化难以提升等。④在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以后,它还束缚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二、升华认识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根源于封建经济,由  封建经济所决定。地主阶级运用这一制度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2.既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又要看到它对历史发展的消极作用。 3.封建社会的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会的衰落阶段其消极作用是主要的。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存在的两对基本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与地(割据)方的矛盾。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加强就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的削弱,反之地方割据势力就膨胀。 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②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严密管辖。③思想控制日益加强。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这一整个过程又可以分为  两个阶段,即:秦汉至宋元为第一阶段,历史进步性居主流;明清为第二阶段,其消极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

考点二: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 一、知识梳理 1、周朝:分封制。西周把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并将封地和对周王的义务密切联系,从而维系和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2、秦朝:郡县制。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分天下为36郡,后增加到46个郡,每郡设若干县。行政区划制度正式确立。 3、两汉:汉承秦制,略有所改,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东汉时期,作为监察区域的州逐渐成为郡以上一级地方行政区域,州刺史的权力大大加重。 4、辽朝:蕃汉分治制度。 5、金朝:猛安谋克制。 6、元朝:行省制度。元朝为有效地管辖辽阔的国土,加强封建统治,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可以在中央统一政令的基础上独立处理省内事务,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朝时,我国开始对西藏、云南、台湾等地实施行政管辖,应特别予以注意。 7、明朝:僧官制度。清朝确立了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了驻藏大臣制度,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8、后金和清:八旗制度。 9、明清:土司制度和“改土归流”。 10、清朝:清朝沿用和发展了元代的行省制度,将全国经济发达地区分为18个省。在边疆地区设立理藩院管理蒙、藏、新疆、青海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事务,另派将军、大臣驻该地监管。外蒙古设乌里雅苏台将军,新疆设伊犁将军,青海设西宁办事大臣,西藏派驻藏大臣同达赖、班禅共同管辖。东北地区则由满族将军治理,盛京、吉林、黑龙江各设将军一人,分驻各地,统管军民之政。

[1] [2] [3] [4]  下一页


Tag:高三历史教案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高中历史教案免费教案 - 历史教案 - 高三历史教案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范文大全 | 管理知识 | 教学教育 | 作文大全 | 语句好词
Copyright http://www.77xue.com--(七七学习网) All Right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